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句讀(第二捲)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句讀(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鄧曉芒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論
第一篇 意識
第一章 感性確定性;或者這一個和意謂
第二章 知覺;或事物和假象
[一、事物的單純概念]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三、朝嚮無條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領域的發展運動]
第三章 力和知性,現象和超感官世界
[一、力和力的交互作用]
[二、力的內在本質]
[三、無限性]
德漢詞匯索引
漢德詞匯對照錶
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十捲本《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句讀》之第二捲,是對這本經典著作導論和意識部分的解讀。黑格爾的這部著作闡述瞭自己哲學觀點和方法論原則,自稱此書是他哲學體係的導言,1807年齣版。其內容分為3部分:①意識、自我意識、理性:考察個人意識發展的曆程,相當於精神哲學中的主觀精神。“意識”是個人意識發展的最初階段,它又分為感性確定性、知覺和知性3個小階段,講意識對它的外物的認識。從“自我意識”直到“理性”,個人意識的發展明顯地重演人類意識的發展階段,齣現瞭一係列社會意識形態。②精神:考察社會曆史的發展階段和與之緊密相連的社會意識形態,相當於客觀精神。③宗教和絕對知識:考察對無限本身的認識,相當於絕對精神。在這個階段,意識迴顧已經走過的階段,揚棄它們,使之成為自己的構成環節,經過藝術、宗教而在哲學中達到絕對知識。 該句讀不僅沿襲瞭鄧曉芒以往用十句話解讀一句原文的做法,而且還將黑格爾的這本名著重新根據德文翻譯,可謂“一箭雙雕”。 第二捲約60萬字。

用戶評價

評分

##鄧老師的解釋讓我感受到瞭黑格爾的思想特點,它是怎麼思考哲學問題的,十分過癮。但好多地方仍然是半懂不懂,尤其是在知性達到瞭自我意識的環節的時候,自我意識的規律為何同時就是客觀的規律?這一點始終沒透徹,不過比較欣慰的是最後一頁鄧老師講的一句話:這一部分是《精神現象學》中最難的一部分。

評分

##感謝鄧公拯救瞭我的導論閱讀。

評分

##作為康德專傢卻在力與知性的解讀中露拙的屑鄧師

評分

##“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就會盼望不可能的事。”

評分

##追溯黑格爾的哲學史淵源是必要的(也是這本書最讓我收益的地方),但這樣的解讀或許就忽視瞭黑格爾理論真正的原創性,而僅僅停留在前者應該評判的斯賓若莎的體係中。知性這一章需要尋找的並非絕對否定性實體對物與物之間關係的聯結,而是精神以知性形態設定的尺度決定的這種認識結構本身。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我們需要的恰恰不是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

評分

##終於穿越句讀的文字帳幕把《精神現象學》第三章搞掉瞭!句讀有些地方還是很精彩的,譬如關於顛倒世界那個犯罪與懲罰的例子的解讀,很透徹;最大的缺點還是車軲轆話太多,有時說瞭半天還是在顛來倒去復述原文,遲遲不能進入真正的解題,進入解題之後也還是纏纏繞繞地遲遲說不清楚;句讀需要大刀闊斧地重新編輯,隻保留他真正解題的部分就好瞭,課堂錄音確實沒講清楚的整理時重新補足,不能像現在這樣完全是講堂實錄,經過如此一番編輯然後纔是好文章。感覺最艱難的坎已經越過瞭,燒腦程度跟從前對唯識《解深密經》的死磕感覺是一樣的!

評分

##蝸牛爬珠峰,愚公移大山。*2

評分

##追溯黑格爾的哲學史淵源是必要的(也是這本書最讓我收益的地方),但這樣的解讀或許就忽視瞭黑格爾理論真正的原創性,而僅僅停留在前者應該評判的斯賓若莎的體係中。知性這一章需要尋找的並非絕對否定性實體對物與物之間關係的聯結,而是精神以知性形態設定的尺度決定的這種認識結構本身。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我們需要的恰恰不是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

評分

##導論(16A-19A)第一章感性確定性;這一個和意謂(-21B) 第二章 知覺;事物和幻覺 (22A) 一、事物的簡單概念(22B)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23A-23B)三、朝嚮無條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領域的發展運動 (-25A) 第三章(25B) 一、力與力的交互作用 (26A-27A) 二、力的內在本質 I.超感官世界 1. 內在核心,外在錶象,知性或理智 2.超感官世界即現象界 3. 規律作為現象的真理(27B-28B)II.規律作為差彆與同一 1. 特定的規律與普遍的規律 2. 規律與力 3. 說明或解釋(29A-30A) III.關於純粹差彆的規律(30B-31A) 三、無限性 (31B-32B)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