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自我的希臘模式

心靈與自我的希臘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安東尼•朗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西方古典學研究”總序…1
編校者前言…1
作者序言…1
翻譯和引用說明…1
導論…1
第一章 心—身整體的同一性…11
第二章 不朽性的暗示…36
第三章 身體、心靈與說服帶來的危險…60
第四章 政治化的靈魂與理性的統治…83
第五章 理性、神性、幸福、自主…106
結語…129
古代作傢和思想傢簡介…131
附錄一 選擇一種生活哲學:斯多亞派、伊壁鳩魯
或懷疑派…134
附錄二 古典哲學的百科全書:安東尼·朗專訪…15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心靈與自我的問題是西方哲學思想中的重要主題,在這不足十萬字的小書當中,這位古典學大師用十分劉暢的筆法,討論瞭從荷馬到晚期希臘哲學的各種心靈與自我的模式,對其中許多重要的主題都進行瞭獨到而又深入地探討。

用戶評價

評分

##可以簡要看成希臘的靈魂概念史。 主要論述包括: 1.荷馬:心身的同一性,其近似靈魂的詞語是thumos,基本含義是呼吸,但也指人的意識中樞。死後的thumos是殘存的鬼魂。 2.赫西俄德、畢達哥拉斯、品達、恩培多剋勒、赫拉剋利特:psyche與daimon的廣泛使用。靈魂的獨立存在與不朽漸露端倪,這是因為人們希望通過靈魂不朽在來世實現德福一緻。 3.高爾吉亞、柏拉圖:高爾吉亞的貢獻集中於《海倫頌》,它是現存最早的證明希臘人係統區分身體與靈魂的文本。這種區分的第二種原因是演說術的流行,人們發現很容易受到修辭的影響,並且需要某種精神狀態纔能用理性來抵抗這種影響。柏拉圖關於靈魂的核心文本包括《高爾吉亞》《斐多》和《理想國》。柏拉圖的蘇格拉底主張靈魂區分於並且統治身體,希望靈魂自主使人肩負起道德責任

評分

##第一章點齣荷馬史詩的一個重要特點:活人是靈肉交融的,人的易朽性即包括肉體也包括靈魂,這與柏拉圖的靈肉二分論大為不同。第二章講到二者之間的赫西俄德、品達和赫拉剋利特等人時,提齣“靈魂”的齣現是為瞭調和宇宙的無情運作與人類社會道德正義之間的矛盾,很有社會學意味,神義論呼之欲齣瞭。再有,從荷馬的身心一體到靈肉分離,柏拉圖細分靈魂,讓理性成為主宰,斯多亞學派再將個人選擇納入考慮。這思想史分明也是一部政治史,讓人受益。

評分

還是很有啓發,訪談也頗值得一讀。譯校都是極好的~

評分

還是很有啓發,訪談也頗值得一讀。譯校都是極好的~

評分

##一本很有幫助的導讀。人本身是有朽、殘缺之物,不具備完全的判斷力(如同俄狄浦斯王)。在荷馬的世界中,人的命運籠罩於變化無常的神力之下,而到瞭柏拉圖乃至斯多亞派,人的命運被“內在化”,取決於個人的精神和道德品格;使人類能夠掌握自我和經驗的能力就是理性的本質,這也是神性的天賦。

評分

還是很有啓發,訪談也頗值得一讀。譯校都是極好的~

評分

##麵對修辭操縱的危機人不得不在自身中喚起區分?

評分

##從荷馬的心身同一性開始,精神生活與身體生活為一個整體,靈魂的概念尚未齣現,而隻有“心氣”,每個人都是不可分裂、本就包含對立之物的人;柏拉圖則顛倒荷馬的生命模式,把人分為理性、心氣、欲望三個部分,而把政治用於靈魂使理性占主導地位,則人類的本質趨於精神。從對可朽的自知到對不朽的渴望,這兩個模式像是希臘文學與哲學的一個對立。而斯多亞模式則兼有主觀與客觀、社會性與理性,人是與神性協同的自我。隻有赫拉剋利特之語最無可指摘——“你不可能走過去發現靈魂的界限,即使你穿過每條道路;它的尺度如此之深。”

評分

##美國人寫東西就是清晰。對斯多亞學派高貴的錯誤生齣幾分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