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不是一座布滿灰塵的博物館,它的呈現遠比我們認為的更加富於生氣。好的哲學史書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實信息的百科全書,而是一場對話與發現之旅。
本書産生於作者幾十年的哲學史教學經曆,一再修訂再版。它緻力於厘清長達若乾世紀的哲學對話,介紹瞭古代、中世紀、近代和現代四個時期的主要哲學傢,並把他們置於具體的文化背景中,梳理瞭他們試圖完成的哲學任務、對前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使用本書的教師與學生也是這場對話的積極參與者。本書每章都有其獨立性,教師可以根據課時安排任選章節開展教學。分布於書中各處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當代聯係”、理解題、思考題將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這場哲學對話中來,與偉大的哲學傢同行,培養思維技能,擴展好奇心,進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學這場龐大的聚會中,新的對話不斷開啓,隨著新的參與者的加入,之前對話的主題被重新拾起並沿不同方嚮繼續發展。
##單捲本西哲史又一。(這本知道的人好少,我也是從豆友的“讀過”中,摸排齣來的。可能輕工社實在沒錢或者無心做推廣營銷吧。) 一個特點是強調“哲學中的女性”,基本每一篇章結束後都有一個專欄是介紹相應時期的女性哲學傢。這在其他哲學史中很少看到,畢竟哲學史感覺是一堆男性話語權下的“人類代錶”産物。
評分 評分##很棒的一本哲學史。雖然看起來很厚很大一本,但是實際上七十三萬字的文本量和人大西哲史教材也不過五萬字之差而已。 人物小傳寫的都比較有趣。每個哲學傢的思想大體框架也非常清晰,便於理解。而且翻譯也很棒。每章還會穿插以及在章末給齣一些理解的和思考的問題。非常適閤配閤大問題兩本作為入門。 一些具體特點是:謝林費希特確實受到瞭輕視,兩個人的篇幅比鄧司司各脫和威廉奧卡姆還少。同時黑格爾後直接是馬剋思而省略瞭青年黑格爾學派,個人感覺馬剋思一些思想還是受到青年黑格爾學派的影響的。 不過一些具體翻譯也體現齣譯者的用心,比如海德格爾的In-der-welt-sein,翻譯成在-世界-中-存在,我覺得是較為還原的譯法。 總之,非常推薦。
評分 評分 評分##優點是有部分有重構論證,講解都非常直白清晰,作者宗教哲學講得比較全麵。瑕疵是有些地方也許沒有參考前沿的研究,比如說德國浪漫主義排斥理性(Frederick Beiser澄清過這點)和尼采反對有客觀真理之類的。
評分 評分我所讀過的最好的哲學史,丁老師和郭老師的翻譯質量也非常高,這本書讀的人這麼少真是太可惜瞭!【1】避免瞭很多哲學史堆積史料的方式,作者大量重構論證且不厭其煩地舉例,對初學者非常友好,每一章還附有思考題和理解題方便迴顧。【2】很多哲學傢都做瞭思想前後期的不同考察,體現齣作者對文本和思想體係極好的理解,而且把每一位哲學傢要處理的問題和後人的批判路徑解釋的非常清楚。【3】很有特色的幾個地方:哲學傢生平寫的特彆精彩;馬剋思占瞭和黑格爾幾乎一樣的篇幅;幾乎省略費希特和謝林;女性主義哲學梳理;分析哲學部分寫的很不錯。【4】可能存在的一些瑕疵:柏拉圖晚期思想整理不太充分,盧梭部分寫的太簡略,完全沒有涉及康德美學問題,對黑格爾的理解可能有些偏狹。【5】總體上是本很好的哲學史書,力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