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1770-1831)是德國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傢之一。求學於圖賓根大學(與謝林、荷爾德林為同窗),先後任教於耶拿大學、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主要著作有《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體係的差彆》(1801)、《精神現象學》(1807)、《邏輯學》(1812-1816)、《哲學科學百科全書》(1817)、《法哲學原理》(1821);除此之外,《曆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等課堂講授錄也是黑格爾哲學的重要呈現。
本書是黑格爾《精神哲學》的中文首譯本,現收入張世英主編的中文版《黑格爾著作集》,列為第10捲,並根據著作集所依據的“理論著作版”作瞭相應修改。
精神哲學是黑格爾《哲學全書》(由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組成)的最後,也是最高和最難的部分。原書除緒論外,劃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和絕對精神三大篇,依次闡述瞭:(1)人的精神從與動物意識無彆的自然精神發展成為自由精神的曆程;(2)人的自由意誌在人與人的各種社會關係的世界曆史發展中實現的曆程;(3)人的精神在世界曆史中通過藝術、宗教、哲學達到絕對自由境界的曆程。本書是完整地把握黑格爾哲學體係的內在聯係、人學實質和深遠影響的重要著作,其主觀精神篇可說是黑格爾關於人的心靈和認識的具體發展的惟一專著。本書是學習和研究黑格爾哲學、馬剋思主義哲學、近現代西方哲學及其相互關係的學人所不可或缺的西方古典哲學名著。本書譯文力求切閤原著原意,為瞭幫助讀者閱讀,書前附有“譯者導言”;書中增添瞭必要的注釋;書後附有中德對照索引。
##第二遍收工,接下來可以嘗試曆史哲學或宗教哲學講演錄瞭
評分##一、 黑格爾“精神哲學”的問世 黑格爾的“精神哲學”作為其《哲學科學百科全書綱要》(簡稱《哲學全書》)繼“邏輯學”、“自然哲學”之後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組成部分,它的誕生和成長是和《全書》同步的。《全書》初版於1817年,修訂再版於1827年。新版對第一版,無論在...
評分 評分 評分##主觀精神是一個從最初隻有自然的質、自然的變化和被動的感受能力到最後發展成為具有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自由精神,即自由意誌的過程。 我因何是我?
評分##讀過《精神現象學》之後,這部著作顯得也沒那麼難讀,但著手寫論文時我還是一次又一次意圖成為斯多亞意識,並且可以預料地,將在齣成績之後成為支離破碎的意識。此外,譯文有不少句子不流暢甚至疑似不符閤漢語習慣/規範。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