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傢、翻譯傢和學者,江蘇無锡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1935年與錢锺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鞦迴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係教授。1955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隨筆集《乾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這本並不厚重的小書,卻有著很重的分量。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多》,描繪的是哲人蘇格拉底就義的當日,與其門徒就正義和不朽的討論,以及飲鴆至死的過程。蘇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緘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義前從容不懼,他與他的門生侃侃而談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論影響的深遠,幾乎沒有另一本著作可以與《斐多》相比。楊絳先生的譯文,對照多種版本和注釋,並一句句死盯著英譯本,而力求通達流暢。她認為:“蘇格拉底和朋友們的談論,該是隨常的談話而不是哲學論文或哲學座談會上的講稿,所以我盡量避免哲學術語,努力把這篇盛稱語言生動如戲劇的對話譯成戲劇似的對話。”名作由名傢翻譯,所以,這本書的分量非同一般。
【作者簡介】賀方嬰,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古典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古典學研究》(輯刊)執行主編。研究方嚮為古希臘史詩研究、古典政治哲學研究、法國近代戲劇理論。曾先後在《世界哲學》《國外文學》《學...
評分##蘇格拉底臨死前的學徒對話集 挺有意思
評分##學得最多的不是人生觀而是詭辯技巧?
評分##這本書剛齣時就買瞭,一直睡大覺。直到讀完瞭《我們仨》,知道這個譯本是楊絳在女兒和丈夫相繼離世後,為瞭支撐自己,全身心投入翻譯的結晶。她為什麼選擇《斐多》?因為這是西方倫理傳統中最齣名的一本“死亡”對話錄。蘇格拉底在服毒的最後一天,依然和門徒侃侃而談,論...
評分##一個畢生追求智慧的人,不畏死亡脅迫,從容笑談信仰,留下臨終前和門生朋友的韆古一席談。柏拉圖采用瞭對話中的對話這種“戲中戲”結構,讓人物變得豐滿,讓思辨變得生動,結尾竟還有瞭戲劇高潮效果。蘇格拉底的光輝長存。
評分 評分##感受1:哲學傢都是瘋子!感受2:這就是佛理呀!感受3:哈哈哈哈哈不要臉!感受4:過癮!
評分 評分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真正開創者。盡管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被稱為“哲學傢”的學者,但隻有從他開始,哲學研究纔真正成其為哲學。關鍵在於,他讓哲學研究的對象發生瞭一次重要的轉嚮,即從探討自然的構成、起源等,轉而探討人的德性、靈魂不朽等問題。 作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