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巴丟(Alain Badiou),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傢、作傢、政治活動傢。1937年齣生於法屬摩洛哥,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參加過阿爾都塞的學習小組,曾深受雅剋•拉康的影響。1999年起任教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曾擔任哲學學科主席,在邏輯、數學和馬剋思主義等多方麵均有深入研究。巴丟絕非書齋中的哲學傢,有著激進的政治思想,在參與左派政治組織的社會活動方麵不遺餘力。作為一位高産的思想者,他已有數十部著作問世,如《主體理論》《存在與事件》《世界的邏輯:存在與事件2》《德勒茲》《聖保羅》《袖珍先賢祠》《哲學宣言》《第二哲學宣言》《法國哲學的冒險》等。
巴丟雖然在維特根斯坦研究方麵不是長期投身其中的專傢,他對維特根斯坦的閱讀和認識也不能說是足夠嚴謹和全麵,但他將維特根斯坦放入這樣一個反哲學傢譜係的做法,為理解維特根斯坦提供瞭新的視角,投下新的亮光,盡管這亮光不乏尖銳的批判。巴丟的批判雖然具有爭議性,但他強大的哲學思辨力仍然保障瞭他的論證在一定範圍內足以自圓其說,並頗具說服力,值得細讀。
阿蘭•巴丟將西方思想史上幾位具有特殊意義的思想傢稱作“反哲學傢”,他們是聖保羅、帕斯卡、盧梭、剋爾愷郭爾、尼采、維特根斯坦和拉康,由此構成瞭巴丟的反哲學傢係列。本書即對“反哲學傢”之一維特根斯坦的專門研究。巴丟將研究鎖定在維特根斯坦的前期代錶作《邏輯哲學論》,詳盡探討瞭維特根斯坦在邏輯、數學和語言上的開拓,以及他對傳統哲學話語的顛覆,並從一種“潛在本體論”的角度對維特根斯坦的行動的“反哲學”進行瞭質疑,引人深思。
##對維特根斯坦哲學的不同解讀,一個原因在於,不同的解讀者倚重於不同的文本。阿蘭·巴丟在《維特根斯坦的反哲學》一書中,主要以《邏輯哲學論》為解讀對象,輔以筆記和傳記資料,而對《哲學研究》持反感態度。巴丟認為,維氏的後一著作,已成為二十世紀英美經院主義哲學的代錶,而且對數學持衊視態度。
評分##譯文極好。解讀立場也堅定有力。
評分巴丟對《邏輯哲學論》的一個批判性導讀,並順帶錶達瞭對後期維特根斯坦的厭惡。“反哲學”這一概念勾連瞭帕斯卡爾、盧梭、剋爾凱郭爾、尼采、維特根斯坦和拉康,指齣瞭他們在姿態上的相同之處;反哲學有三個特點:1、對哲學陳述進行語言的邏輯的譜係的批判,對真理範疇的消解,對哲學的理論建構的企圖的消解;2、哲學是行動而不是關於真理的虛假的謊言;3、它是一種極端的革新行動,是超哲學的或去哲學化的。這種“反”的姿態似乎可以為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找到曆史深處的痕跡。
評分##基本上贊同他老對前期維特根的的理解。
評分##竟然又是齣奇的清晰。感覺說瞭很多平時理解到但自己又說不齣口的東西
評分##震驚,比我想象中好得多,精彩+信息量大,看來巴迪歐確實是所謂的“反哲學”優秀讀者陣營中的一員(參照德裏達和德勒茲對經典作傢的閱讀)。把維特根斯坦歸到反哲學的譜係中,因為維特根斯坦工作的目標在於:以大量精密論證構建起嚴格偶然的世界觀,其中隻有真理而無價值;真正的價值隻能存在於世界之外,並且是絕對不可說的。和尼采的對比:狄奧尼索斯vs福音書,極端政治vs極端美學。很有趣啊,維特根斯坦這樣的一個人(應該加著重號)視若珍寶的音樂與美學卻恰恰不可能齣現在他的體係之中。我們能夠做的是決斷和行動,抵達康德實在界的方法,一種皈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