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以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学习技术为主题,将技术知识以简单并且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出来,帮助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了解技术、学习技术,旨在帮助产品经理高效地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避免不懂技术带来的困扰。
主要内容围绕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互联网基础技术知识展开,涉及客户端、服务器端、数据库及一些数据处理知识。同时,就产品经理需具备的一些软实力,例如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另外,对产品经理必懂的运营“技术”做了详细阐述。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适合非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市场等互联网岗位的读者阅读,也适合想了解产品经理工作及准备从其他职能转型为产品经理的读者阅读。
产品经理入门书。
系统梳理产品经理必懂技术知识脉络:常用技术概念、客户端、服务器端、数据库及一些数据处理知识。
了解它们是什么、位于哪个层次、有什么作用、如何在设计上进行调整应对。
从产品设计方法论和运营层面补充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职业规划发展观。
1 产品思维与技术思维 1
1.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懂技术 1
1.2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的 3
1.3 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边界 5
1.4 工程师的思考方式:工程思维 7
1.5 入门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功能思维 8
1.6 高阶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产品思维 8
1.7 产品经理必须回答的8个问题 11
1.8 本章小结 13
2 互联网技术与产品 15
2.1 互联网技术发展史 15
2.2 互联网产品发展史 16
2.3 互联网开源社区和技术 17
2.4 互联网产品技术架构 22
2.5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24
2.6 下一代互联网产品 25
2.7 下一代互联网产品经理 26
2.8 本章小结 26
3 产品经理学编程 28
3.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编程 28
3.2 主流编程语言介绍 30
3.3 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 31
3.4 编程语言中的逻辑结构 37
3.5 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结构 42
3.6 什么是程序 46
3.7 程序的Z小执行单元 46
3.8 程序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关系 47
3.9 本章小结 48
4 产品经理学数据库 50
4.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数据库 50
4.2 关系型数据库 51
4.3 非关系型数据库 58
4.4 数据存储与恢复 60
4.5 从数据角度看产品设计 61
4.6 本章小结 62
5 产品经理学客户端技术 63
5.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客户端技术 63
5.2 Android基础技术及基本控件 67
5.3 Android界面布局原理 75
5.4 Android系统的权限控制 76
5.5 Android应用打包及发布 77
5.6 Android多屏幕适配 79
5.7 iOS基础技术及基本控件 81
5.8 iOS界面布局原理 86
5.9 iOS系统权限控制 86
5.10 iOS应用打包及发布 88
5.11 Web基础技术知识 89
5.12 如何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出自客户端 97
5.13 本章小结 98
6 产品经理学服务端技术 99
6.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服务端技术 99
6.2 服务端的基本架构 101
6.3 数据接口及结构 103
6.4 服务端与客户端的交互模型 107
6.5 服务器部署及运维 108
6.6 云服务器 109
6.7 如何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出自服务端 111
6.8 本章小结 112
7 产品经理学数据 113
7.1 什么是数据 113
7.2 数据分类及数据分析 114
7.3 数据指标 116
7.4 数据仓库 122
7.5 数据可视化 123
7.6 数据驱动下的产品与业务 124
7.7 本章小结 126
8 产品经理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PRD 128
8.1 PRD的基本结构 128
8.2 产品经理如何评判一个需求的价值 133
8.3 基于目标读者写作 136
8.4 PRD里的产品逻辑 137
8.5 PRD里的技术规则 140
8.6 常用的PRD写作工具介绍 141
8.7 功能型PRD与技术型PRD的区别 142
8.8 沟通胜过文档 143
8.9 本章小结 144
9 如何与工程师正确沟通 146
9.1 工程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146
9.2 如何向工程师阐述产品需求 148
9.3 如何从产品角度参与技术讨论 150
9.4 产品需求变动时的沟通方法 151
9.5 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的沟通技巧 153
9.6 用讲故事代替介绍功能 158
9.7 本章小结 159
10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160
10.1 三种类型的产品经理 160
10.2 产品经理的三项核心技能 165
10.3 懂技术不如懂产品 167
10.4 为什么懂得这么多还是做不好产品 168
10.5 设计完功能不等于做好了产品 170
10.6 理解场景比设计功能更重要 172
10.7 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176
10.8 如何跨越产品经理初级阶段 178
10.9 产品经理如何驱动技术团队 179
10.10 成为产品LDZ 180
10.11 本章小结 183
11 产品经理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5
11.1 解决问题前先定位问题 185
11.2 产品经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87
11.3 “聚焦答案”而非“聚焦问题” 193
11.4 一个可能的解决问题模型 194
11.5 从问题和答案中获取洞察力 195
11.6 一个需求从无到有经历了什么 196
11.7 MVP:化繁为简的方法 198
11.8 如何合理地把握产品节奏 201
11.9 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三大生存指南 202
11.10 本章小结 206
12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207
12.1 产品助理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07
12.2 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09
12.3 产品总监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13
12.4 从产品助理到产品总监的跨越 216
12.5 如何系统化地提高产品能力 218
12.6 本章小结 225
13 产品经理必懂的运营“技术” 226
13.1 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226
13.2 产品运营与业务运营的区别 228
13.3 如何围绕产品设计运营方案 232
13.4 如何通过产品杠杆提升运营效率 237
13.5 本章小结 238
14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名词 240
14.1 类、对象、抽象和实例 240
14.2 工程师口中的“打印”是什么意思 241
14.3 工程师口中的“写死”是什么意思 242
14.4 架构和框架 242
14.5 控件和组件 243
14.6 进程与线程 244
14.7 什么是“脚本” 245
14.8 同步处理和异步处理 246
后记 247
天呐,我最近真是挖到宝了!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在产品管理这条路上,技术这块总是隔靴搔痒,虽然知道很重要,但具体要懂到什么程度、如何去学,心里总没底。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没有把技术讲得高高在上,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我认为是“硬骨头”的技术概念,比如API、数据库、前后端交互、甚至一些基础的架构原理,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会结合实际的产品开发场景,举各种生动的例子,让我能立刻理解为什么产品经理需要懂这些,以及懂了之后能如何更有效地和工程师沟通,甚至在项目早期就能发现一些潜在的技术风险。这本书的作者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一点点地引导着我,让我从一个对技术感到畏惧的PM,逐渐建立起信心,感觉自己真的可以成为那个“全栈”的产品经理了!阅读的过程非常流畅,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发现的乐趣。
评分作为一名在产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技术能力对于产品经理的重要性。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让我明白,技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被理解、被掌握的。书中关于“版本控制”、“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等概念的讲解,让我对产品发布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不再是那个只懂提交需求,然后等待开发完成的“甩手掌柜”,而是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整个研发流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提到了如何与前后端工程师进行高效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清晰地描述需求背后的技术逻辑,如何理解他们的开发约束。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获得了一本“武林秘籍”,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产品开发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仅是用户需求的代言人,更是技术与业务的桥梁。这本书,恰恰就是搭建这座桥梁的绝佳工具。它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非常积极和赋能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去理解那些看起来很复杂的“黑箱”。比如,书中关于“数据埋点”和“用户行为分析”的章节,让我明白了一个用户在产品上的每一个点击、每一次滑动,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技术支持,以及这些数据对于产品迭代有多么重要。我以前对这方面了解很少,总是依赖数据分析师,现在我感觉自己能更独立地去思考数据驱动产品,甚至能和他们一起探讨更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案。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章都像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引导我不断深入,最终让我感觉自己真的离“全栈产品经理”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评分说实话,起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产品经理的书不少,但真正能深入浅出讲透技术内核的真心不多。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是让你去当一个程序员,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技术通”的产品经理。它讲的那些东西,像是敏捷开发流程中的技术考量、如何理解和评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甚至是如何判断某个需求是否在技术上容易实现,都让我豁然开朗。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MVP(最小可行产品)”和“技术债务”的解读,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要做出技术上的妥协,以及这些妥协可能会带来的长远影响。这本书帮助我跳出了只关注功能和用户体验的单一维度,开始从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产品研发。现在,我在团队会议上,能更自信地参与技术讨论,也能更准确地预判产品上线后的技术挑战。
评分我必须承认,起初我对“技术”这个词是有些抵触的,总觉得那是程序员的世界。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并没有让我去学习写代码,而是让我理解代码背后的逻辑和价值。它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像“微服务架构”、“RESTful API”这些我以前听起来就头疼的概念,让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同的技术选型会对产品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开发效率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去向技术同事提出有深度、有建设性的问题,而不是那种“这个功能什么时候能做好?”的泛泛之问。它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参与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自信心,我相信它绝对能帮助任何希望在产品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