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簡-大衛·納索(Juan-David Nasio),1942年生於阿根廷羅薩裏奧。
1969-1980年,他與精神分析師雅剋.拉康(JacquesLacan)學習並共同發展精神分析事業。於1999年榮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同時獲得拉丁美洲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納索博士著有30餘本著作,涉及大眾科普、專業學術等多個領域。
法國心理學者整閤50年經驗傾情力作,剖析抑鬱成因,從底層邏輯戰勝抑鬱。
真正的成長,始於執念的幻滅。
願你靠自己的力量戰勝抑鬱,活齣做自己的坦蕩,放得下的灑脫,不退縮的擔當。
◆ 內容簡介 ◆
我們曾以為努力就會實現目標、實現目標就會快樂、足夠優秀就會被愛、與夢想中的伴侶在一起就會幸福、承諾永遠不會改變、自己最信任的人不可能背叛自己……
當現實一次次衝擊著我們的期待,曾經依賴的幻想破滅瞭,我們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更不知道該用何種心態去麵對以後的人生,抑鬱便悄然産生。
人的成長,本質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豐富,一次次學會在變化中拋棄舊的價值觀,重塑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世界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並感到迷失、憤怒、恐懼、悲傷、無助、喪失希望和動力,但這也是我們變得更加成熟、強大的必經之路。
作為精神分析師,本書作者傾盡其50餘年的臨床經驗,為我們提供瞭理解抑鬱的新視角,像剝洋蔥一樣層層拆解抑鬱發生發展的內核,用鮮活的案例幫助我們理解抑鬱,同時也給瞭我們戰勝抑鬱的工具。
作者認為:抑鬱的發生主要經曆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抑鬱的發生埋下瞭種子,源於我們早期經曆的創傷;第二個階段是抑鬱的潛伏期,為瞭防禦早期的創傷,人們陷入瞭過度幻想,通過幻想來防禦內心未解決的傷痛;第三個階段是抑鬱的導火索,在現實中再次經曆情感創傷使得幻想突然破滅,人們不得不麵對讓人痛苦的現實;第四個階段是抑鬱癥狀的暴發階段,問題集中呈現。
當我們瞭解瞭抑鬱是如何發生的,便更能夠有針對性的“對癥下藥”,不僅能夠應對抑鬱癥狀,也能夠直擊問題核心,徹底走齣抑鬱。
精神的力量遠比你想象的強大。願這本書可以陪伴你、療愈你,讓你重新開始相信自己,找到你喜歡的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當你走齣抑鬱的時候,你會發現,生命中的所有不如意,都是為瞭把你變得更加強大。
◆ 編輯推薦 ◆
1.抑鬱並不可怕,戰勝抑鬱的關鍵在於理解抑鬱為何發生。
2.作者是法國心理學者,專注研究抑鬱50餘年。
3.本書詳細拆解瞭抑鬱發生發展的過程,將抑鬱的發生與發展提煉齣4個步驟,結閤案例,給齣詳細的剖析,為我們提供瞭理解抑鬱、戰勝抑鬱的心理地圖。
4.心理學博士馬曉韻,知乎大V曾旻,聯閤推薦!
5.不論你是受抑鬱睏擾的人,還是心理學工作者,都可以讀讀這本書。
◆ 作者簡介 ◆
[法]簡-大衛·納索(Juan-David Nasio),1942年生於阿根廷羅薩裏奧。
1969-1980年,他與精神分析師雅剋.拉康(JacquesLacan)學習並共同發展精神分析事業。於1999年榮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同時獲得拉丁美洲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納索博士著有30餘本著作,涉及大眾科普、專業學術等多個領域。
##這種從時間上單嚮的綫性的追溯個人經曆的精神分析法或許能起到深入深淵,整閤自我碎片的作用。但我覺得尤其對慢性抑鬱癥來說,是無解的,還不如社會心理學,抑鬱癥更像是一種時代在個人身上體現的癥結,訴諸個體,是無法擺脫那種幻滅感的。其中一些問題涉及到哲學和社會學的認知,這也是我不太信任一些心理谘詢師的原因,在惡化到軀體障礙之前,還不如多讀幾本社科哲學的書
評分##《走齣幻滅》|成年人畢生追求的是“被看見”! 編輯搜圖 真正的成長,始於執念的幻滅。情緒往往容易被執念捆綁,産生很多負麵的能量。放下執念,纔能放開自己,放開束縛,活成真正的自己。心理學傢洞察:每個人畢生追求的,就是被看見。從齣生起,人就需要被看見、被聽見、被理...
評分疫情正在肆無忌憚的席捲各地。此時無奈被封控傢裏。 鞦天,坐在自傢的院子裏,溫和的陽光沐浴著全身。難免會想起去年被封控的一個月,處在不遠的社區裏一個男性跳樓的事件。 聽說男子是抑鬱癥,又傳說是因為傢庭原因和個人原因造成的。 換個思路去考慮當下的疫情,我國的防疫措...
評分##什麼是抑鬱癥?在我的理解裏,抑鬱癥就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受到瞭挫傷,雖然有病癥的字眼,但在我的這裏它的定義不是病,而是傷,它一樣需要治療,隻不過它不像其他疾病那樣需要醫療機械,而是需要心,用心去治愈心。在專業的精神分析師的眼裏,抑鬱癥即是一種情緒障礙...
評分##抑鬱癥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每年因其緻死率僅次於癌癥,成為第二大死亡原因。因此對於抑鬱癥治療的任何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最近也看到過幾本對於抑鬱癥治療方麵的書籍,根據不同的理論來源,有著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比如電休剋療法,比如自然療法,比如以炎癥研究方嚮...
評分##人的成長,本質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豐富,一次次學會在變化中拋棄舊的價值觀,重塑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世界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並因此感到迷失、憤怒、恐懼、悲傷、無助,喪失希望和動力,但這也使我們變得更加成熟、強大的必經之路。 在本書的每一處...
評分##這種從時間上單嚮的綫性的追溯個人經曆的精神分析法或許能起到深入深淵,整閤自我碎片的作用。但我覺得尤其對慢性抑鬱癥來說,是無解的,還不如社會心理學,抑鬱癥更像是一種時代在個人身上體現的癥結,訴諸個體,是無法擺脫那種幻滅感的。其中一些問題涉及到哲學和社會學的認知,這也是我不太信任一些心理谘詢師的原因,在惡化到軀體障礙之前,還不如多讀幾本社科哲學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