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这篇对话中,对修辞术狂热的美少年斐德若与苏格拉底相遇,并与苏格拉底分享一篇新得的文章,文章作者修辞学家莱什阿斯主张,没有爱情的人比有爱情的人更值得被爱。苏格拉底在神的激励下,另作了二篇关于爱情这一主题的文章,一篇与莱什阿斯的观点类似,一篇则与之完全相反。之后,他们就这三篇文章,讨论了修辞术的正确使用、书写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关系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文章应当阐明真理,最好言辞既不是公开发表的文章,也不是私底下的对话,而是写在受教者灵魂中活生生的言辞,这样的言辞不仅可以滋养灵魂,而且会使拥有这类言辞的人选择他的谈话对象,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将灵魂中的真理诉诸口头表达或者书面写作。
##文章必须表现真理。这也就是中国儒家的“修辞立其诚”。诡辩派从头便错,他们所谓“修辞”是迎合听众的成见,强词夺理,淆乱是非,在小伎俩上显聪明,来博得观众的赞赏。由于不重视真理,他们不在探求事物本质上下功夫,所以思想条理紊乱,文章的布局不是思想的有系统的发展而...
评分##写作应以掌握真理为前提,真理却又难以把握,故而市面上充斥着受人追捧的坏文章,而好文章总是默默无闻,或许好文章终于一天能够洗尽铅华,重见天日。只是熟练使用修辞术的文章也许初见惊艳,细细品味下来惊觉鸡肋,做这种文章的人和诡辩家无甚区别。
评分 评分##不是为了说服 而是为了有能力言说
评分本篇探讨的问题一贯性极强,即修辞术。爱情问题为引子,精彩程度让人想起《会饮篇》;主干部分即对修辞术的评论发人深省,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著,是否为对“还有一种消遣比这(‘说出来的文章’,苏格拉底认为第二好的文章)更高尚,就是找到一个相契合的心灵,运用辩证术来在那心灵中种下文章的种子,这种文章后面有真知识,既可以辩护自己,也可以辩护种植人,不是华而不实的,而是可以结果传种,在旁的心灵中生出许多文章,生生不息,使原来那种子永垂不朽,也使种子的主人享受到凡人所能享受的最高幸福”之最伟大的诠释呢? 在此意义上,本篇既谈修辞术亦谈教育,寄托了柏拉图对其先师的尊崇与怀念。一个好的教育者,即使冒被诬为“蛊惑青年”甚至死亡的风险,也要做一盏灯,肉身因此接近不朽。这是俗世间极致的浪漫。
评分 评分 评分##前半本还以为是在讨论爱情,后半本才意识到这是为了讨论修辞术而举的具体的例子。苏格拉底自己的修辞术即辩证术(哲学):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拆分至不可分割的单一,再分门别类地具体分析。以及修辞术下的三种文章:思想>口述>写作。所以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我们今天只能看到死的文字,缺少了自己的思考。苏格拉底确实有灵魂助产术。哲学(Philosophia)=爱好(Philos)+智慧(Sophia)
评分##夏日,苏格拉底与美少年相约城外,赤脚从水中走过,躺在梧桐树下荫凉的草地,开始对谈。论爱情,论修辞,论诡辩,与苏格拉底的“理式”论一以贯之。苏格拉底引用图提造字的神话有趣,文字的发明使得人们从此记忆力退化。美中不足,没有页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