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战争机器”,水平如何?
除了“老套筒”、“汉阳造”,当时的战争制造业,还出产过哪些产品?
尽管落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仍然有力支撑了战争的胜利,这其中,又有着怎样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
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以及丰富的实例,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爆发前,装备工业的动员和备战,战争期间的顽强与坚韧以及对后来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本书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着重论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装备工业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的演变和战争与工业发展间关系的著作。
这部著作重点论述了战争爆发前中国装备工业化的状况和发展装备工业的诸种前期准备,战争爆发后国统区、沦陷区、红色根据地装备工业的演变基本情况,以及战后装备工业的命运。本书是对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传统的双重接续与发展,是一部中国经济史学界近年少有的描述分析战争与中国工业发展关系的著作,深具理论特色。
##“这部著作重点论述了战争爆发前中国装备工业化的状况和发展装备工业的诸种前期准备,战争爆发后国统区、沦陷区、红色根据地装备工业的演变基本情况,以及战后装备工业的命运。本书是对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传统的双重接续与发展,是一部中国经济史学界近年少有的描述分析战争与中国工业发展关系的著作,深具理论特色。”
评分 评分 评分##书中关注了抗战时期中国工业曲折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包括领导人的重视,工业发展艰难历程,以及各个分割区域中的工业发展特点,值得一读
评分##除了开头一部分,国统区的大部分都是在重复的水文字,虽然有许多数据,但基本都是在讲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的历史,数据也只是历史资料而已。深入分析较少,有关苏区的又一笔带过。参考文献很多,但宣传语里用通过李斯特等经济学家学说研究历史,就是空话。压根就没有多少深入分析。
评分 评分##老师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