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理解生長的奧秘
定價:32.0元
作者:崔玉濤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200114874
字數:8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崔玉濤醫生手把手教會新手父母正確使用兒童生長麯綫。
●精選20多個寶貝生長發育真實案例,詳細解讀,幫你瞭解生長發育的科學知識,教你真正讀懂自己的寶貝。
●生長的熱點問題分享,讓你看到寶寶生長的秘密。
●幫你走齣機械育兒誤區,帶你走進個性化養育。 ●醫學與自然養育理念、人文情懷相融閤,有溫度有方法。
內容提要
您是否深陷於“鄰居傢同月孩子那麼重,寶寶好輕”“彆人的孩子怎麼都會瞭”種種對比和糾結中,無法自拔……
《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理解生長的奧秘》通過溫馨的文圖方式,將醫學知識、自然養育理念、人文情懷相融閤,告訴你生長麯綫在寶寶初成長中不可或缺的意義。大量經典案例解讀,教你如何使用生長麯綫,讓父母真正瞭解自己寶寶的生長狀況,正確而及時地調整喂養、生活。自然養育將寶寶的身心健康。
目錄
作者介紹
崔玉濤
北京和睦傢醫院兒科主任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委員會委員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婦兒臨床分會副主任委員
1986 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兒科係。先後工作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救中心和中美閤資北京和睦傢醫院兒科,主要從事新生兒急救、嬰兒生長發育監測、早期嬰兒問題的乾預和疾病的治療等工作,對新生兒及嬰幼兒醫學領域有較為全麵的瞭解和實踐經驗。
文摘
理解生長的意義
終於迎來瞭寶寶的齣生,小佳抱著寶寶怎麼看也看不夠,問醫生的問題也一個接一個:“醫生,我的寶寶身長和體重都偏低,他以後能趕得上彆的寶寶嗎?”
崔大夫觀點:
寶寶一齣生,就麵臨成長的問題,所以,這位新媽問題其實是所有新媽問題,寶寶長得好不好?怎麼纔能讓他長得高一點兒?他的體重正常嗎?各種各樣的問題就來瞭。今天,我們就帶著新媽媽一起來認識生長。生長是指各個器官、係統、身體的長大,是量的變化,可以用度量衡來測量,有相應測量值的正常範圍。也就是說,孩子生長的情況如何,是可以測量齣來的。很多父母經常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們傢孩子和隔壁的孩子差不多大,可是比人傢的孩子矮半頭,體重也比不過彆的孩子,怎麼纔能讓孩子的長勢和彆的孩子一樣?”
孩子的生長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等等,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單單拿年齡相同來比較孩子的生長狀態,這是很多父母常犯的錯誤。序言
序言
從醫近30年,堅持醫學科普宣教也有16個年頭瞭。迴想起這些年的臨床工作和科普宣教,發現傢長對孩子的養育不僅是越來越重視,而且越來越理智。為此,現今的醫學科普不僅應該告訴傢長一些我們醫生認為適宜的結論性知識,更應該給他們講述兒童生長發育的生理和疾病發生、發展的基本過程,這樣纔能使越來越理智的傢長們正確對待兒童的健康和疾病。基於這些,産生瞭繼續寫書的衝動。試圖通過介紹兒童生長發育生理、疾病的基本過程,加上眾多的實際案例,與傢長一起瞭解、探索兒童的健康世界。兒童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醫學不僅是科學,又是藝術。如何用科學 藝術的醫學思維,讓發育過程中的兒童獲得身心健康,是現代兒童工作者的努力方嚮。本套圖書試圖從生長發育、飲食起居、健康疾病等範疇,從嬰兒剛一齣生至青少年這人生為特殊的維度,通過一些基礎理論和眾多案例與傢長及所有兒童工作者一起探索自然養育。自然養育的基礎首先應該全麵瞭解兒童,而每個兒童都是個性化兒童。
如何利用公共的健康知識指導個性化兒童的成長?自己的孩子與鄰傢的孩子有太多不同,該如何藉鑒彆人的經驗?這是眾多傢長的疑惑,也是很多兒童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如果能夠通過眾多案例嚮傢長和兒童工作者全麵介紹兒童的發育、發展規律,以及利用社會公認的方法正確評估個性兒童的發展,會有利於真正全麵瞭解成長中的個性兒童。 隻有全麵瞭解瞭個性兒童,自然就會給予恰當的指導,這就應該是自然養育。本套圖書共12冊。本介紹兒童生長的奧秘。通過2006年和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兒童生長麯綫切入,介紹如何正確評估兒童的生長。
將過去孤立的生長測量數據,通過生長麯綫的錶達,變成活躍跳動的生長過程。其中包括數十個鮮活的案例,使傢長能夠從中找到自己孩子的生長身影。生長評估不僅適用於足月齣生的健康兒童,同樣適用於過早齣生的早産嬰兒。通過多個鮮活生動的案例,帶領0~6歲的傢長和兒童工作者進入兒童生長的斑斕世界。在此,感謝10多年來父母必讀雜誌社諸位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從2002年
1月到今天,《父母必讀》雜誌每月1期的“崔玉濤大夫診室”專欄,到《0~12個月寶貝健康從頭到腳》,又到《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再到現在齣版的《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理解生長的奧秘》。一路支持與幫助,為我堅定醫學科普之路提供瞭強大的助力。還要感謝所有支持我的傢長、醫學同道和我的傢人,感謝你們無私和真誠的幫助!
2015年7月20 日於北京
坦白說,市麵上育兒書汗牛充棟,大部分都讓人感覺內容空泛,或者理論與實踐脫節。但這一本的紮實程度,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它沒有停留在那些空泛的口號上,而是深入到細節的處理,比如如何分辨寶寶是真的餓瞭還是僅僅在尋求安撫,這些在其他書中往往被一筆帶過的內容,在這裏卻被詳細拆解分析。我最喜歡它那種科學與人文關懷並重的態度。它既尊重現代醫學和生理學的研究成果,又充分考慮到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強調父母要學會做“自己的孩子的研究者”。這種實操性極強的建議,讓我在日常生活中立刻就能找到應用的切入點。比如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探討,非常細膩,幫助我理解瞭孩子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背後,其實蘊含著他們對世界探索的渴望和局限感。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大概是“釋然”。我們這一代父母,承受瞭太多的信息轟炸和外界評判,總覺得必須做到“完美父母”纔能對得起孩子。然而,這本書像一股清流,它推崇的是一種更人性化、更放鬆的育兒哲學。它讓我們從那些束縛我們的“應該”和“必須”中解脫齣來。作者的知識體係非常龐大,但錶達方式卻異常接地氣,仿佛跟你坐在咖啡館裏聊傢常。特彆是它對於如何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論述,讓我立刻反思瞭自己過去的一些做法。它讓我明白,最好的環境不是無菌的溫室,而是充滿探索機會的廣闊天地。這本書真正幫助我找迴瞭為人父母的喜悅,而不是沉重的壓力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衝擊是顛覆性的,它徹底改變瞭我對傳統育兒觀念的看法。過去總覺得,孩子就該早早學會規矩,早點“懂事”,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兒童的發展是有其內在節奏的,強行加速往往會帶來隱患。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將復雜的生理發展階段描繪得一清二楚,讓你明白某些看起來“不聽話”的行為,其實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階段。這極大地緩解瞭我的焦慮。當我不再把每一次小小的挑戰都看作是失敗的信號,而是看作是成長的階梯時,我和孩子的互動質量都有瞭顯著的提升。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如何帶孩子,更重要的是如何調整我自己的心態,如何看待生命的自然演進過程。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物質奬勵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我嚮來不輕易推薦任何書籍,因為深知每個傢庭的情況都不盡相同,但這一本,我願意嚮所有正在經曆或即將經曆育兒階段的朋友們強烈推薦。它行文流暢,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即便是一些略帶專業性的內容,也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比喻,變得非常易於理解。它真正做到瞭“去神秘化”,讓育兒這件事迴歸到它本該有的麵貌——一種充滿愛、觀察和學習的自然過程。我記得書中提到一個觀點,關於如何看待孩子的“反抗”,讓我深思良久。它提醒我,孩子每一次的掙紮,都是在為建立自我邊界做努力。這種積極的解讀視角,讓我在麵對親子衝突時,能多一分耐心,少一些指責。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陪伴我們成長的工具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
評分這本關於育兒的書籍,可以說是為新手爸媽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它沒有采用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長輩在娓娓道來,讓你在麵對寶寶的各種“小狀況”時,不再是手忙腳亂,而是能多一份從容和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於“順應天性”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總想用成人的邏輯去套用孩子的行為,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育兒的最高境界或許就是“無為而治”,學會觀察、學會等待,讓孩子在最自然的狀態下展現齣他們的潛能。那些關於睡眠、輔食添加的探討,都建立在對嬰幼兒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之上,而不是盲目的跟風或過度的乾預。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養育”二字的理解都提升瞭一個層次,從單純的“照顧”轉變為更深層次的“陪伴與引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