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怀孕40周佳方案(带VCD)
定价:26.80元
作者:王艳琴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040249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成功妈妈交谈体验
专家全程优生指导
轻松孕产一本通
内容提要
体验胎宝宝40周成长的快乐
轻松享受孕期难忘的生活,从容应对分娩,迎接健康聪明的宝宝。
目录
生命不易,怎不满期待
周 走近开始
第2周 “幸福时刻”
第3周 已经开始
第4周 安营扎寨了
第5周 “好朋友”还没光顾
第6周 终于有感觉了
第7周 外表没有变化
第8周 腹部无明显改变
第9周 现在是胎儿了
0周 喜怒无常
1周 草莓那么大了
2周 孕早期要结束了
3周 孕中期开始了
4周 胃口大开
5周 开始留心体重
6周 准备孕妇装
7周 要小心行事了
8周 感觉到了胎宝宝
9周 换上了孕妇装
第20周 绰约孕生活
第21周 宝宝只有半斤重
第22周 胎动更频繁
第23周 真正的“大肚婆”
第24周 宝宝1斤重了
第25周 身体越来越沉重
第26周 宝宝1斤半了
第27周 胎动像波浪一样
第28周 孕程已过三分之二
第29周 进入孕后期
第30周 宝宝3斤重了
第31周 更是“大肚婆”
第32周 宝宝已经4斤了
第33周 守候宝宝
第34周 给他安排点具体事
第35周 准备分娩用品
第36周 了解一些生产组织
第37周 就要相见了
第38周 真情故事
第39周 离宝宝越来越近
第40周 结束所有的辛苦等待
后的絮语:走向新生活
作者介绍
王艳琴,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妇产中心副主任,一线工作专家, 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临床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具有丰富治疗经验。有全新的医疗服务观念,注重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积极倡导实施陪伴分娩,
文摘
序言
从文学性和可读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可以拿在咖啡馆里轻松阅读的消遣读物,它更像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文学修饰,所有的陈述都指向一个目标: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指导。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直截了当的风格,尤其是在焦虑的时候,我需要的是事实而不是安慰。书中对分娩过程的描述,从产程的各个阶段到可能的干预措施,都做了详尽的解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无痛分娩”的介绍部分,它不是简单地推销无痛,而是平衡地阐述了原理、流程、潜在的风险以及恢复过程,让我们可以基于充分的知情权去和医生沟通。这种对复杂信息的去芜存菁和条理化处理,极大地减轻了我对未知分娩过程的恐惧感,因为它把“未知”变成了“已知”的流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带着一种老派的医学手册风格,字体选择上没有太多花哨,让人感觉内容会非常扎实、不含水分。我是在孕中期开始看这本书的,主要是希望能对后续的孕晚期和分娩有一个更清晰的预判。这本书的排版布局比较紧凑,信息量很大,看得出来作者在知识梳理上下了不少功夫。我特别欣赏它在不同孕周的身体变化描述上非常细致,不仅仅是罗列症状,还会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比如孕晚期常见的耻骨联合疼痛,它会配上相关的肌肉群示意图来辅助理解,这点比很多只停留在“你会感到不适”的通俗读物要深入得多。不过,坦白说,第一次翻阅时可能会觉得有些信息过于专业化,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琢磨,特别是关于胎儿发育指标的描述,如果不是医学背景出身,初次接触可能需要多查阅一些资料来辅助理解。整本书的基调是严谨和务实的,没有过多煽情或过度渲染生产的痛苦与美好,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循循善诱,提供的是一套可执行的、基于科学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可以说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尤其是它附带的光盘内容,我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宝藏。我通常会在睡前播放VCD里的内容,很多是关于孕期瑜伽和拉伸动作的演示,那些动作的讲解非常到位,教练的语速和示范的幅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完全可以跟着做,不像有些视频只是简单地放几个画面就草草了事。比如针对孕期水肿的几个简单的踝关节运动,我坚持做了两周,感觉腿部紧绷感明显缓解了不少。另外,书中关于营养补充和饮食禁忌的部分,它采取了一种表格化的方式,非常清晰,没有用那种模糊的“多吃蔬菜”来搪塞,而是明确指出了不同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甚至还给出了几道“孕期友好食谱”的制作步骤。这对于我这种本来对烹饪不太在行,但又想保证宝宝营养的妈妈来说,简直是救星。它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基于日常家庭环境可以轻松实现的,而不是要求去购买昂贵的进口补品。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从孕前准备到产后恢复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碎片信息堆砌。我注意到它在“孕期情绪管理”这一块的内容虽然篇幅不是最大,但角度却很新颖。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孕期抑郁”这种宏观的标签上,而是深入分析了荷尔蒙变化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机制,并推荐了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简单练习。这种将生理学与心理学深度结合的阐述方式,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波动有了更科学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矫情”。我特别喜欢它对“完美主义”准父母的提醒,强调在孕期“足够好”就是最好的状态,这种放松心态的引导,对于现在追求完美的年轻父母来说,是极其必要的心理建设。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将科学严谨性与实际操作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值得所有认真对待孕育过程的家庭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虽然朴素,但逻辑结构却非常严谨,它仿佛是按照时间轴精确切割出来的,你永远不会在翻阅第20周的内容时,被第35周的知识点干扰。我发现它对于“常见问题解答”(FAQ)的处理非常到位,这些问题往往是准父母们在深夜里最容易感到恐慌的点,比如“胎动突然减少怎么办?”、“见红和破水有什么区别?”等等。作者的回答既专业又充满了人文关怀,不会一味地强调最坏的结果,而是提供了一个冷静的初步判断步骤和后续行动建议。我个人的一个小小的建议是,如果能增加一些产科医生或资深助产士的“现身说法”小栏目,哪怕是几个简短的引言,也许能让整体的阅读体验在专业之余,再增添一分亲切感。即便如此,这本书依然是我孕期信息获取的首选参考资料,因为它提供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单薄的小册子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