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
定价:43.00元
作者:董俊佐、李苏淼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57970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目了然:53个小儿常用特定穴,主治定位清晰明了。
★实操实用:14种常见病及6套保健法,随查随用。
★物超所值:防病保健内容丰富,双色彩印图片精美,临床实例形象生动内容提要
“常常厌食、积食,个子不见长怎么办?”
“面色蜡黄,经常腹泻怎么办?”
“不肯睡觉,每晚哭不停怎么办?”
在众多自然疗法中,特别是在 0~3岁的婴幼儿时期,正确的穴位按摩抚触,是*行之有效、绿色安全的疗愈方法之一,对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疗效非常好。
目录
目录
3 简单说什么是小儿按抚疗法?该疗法是我国的吗?
3 按抚疗法的历史,在我国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4 历史上有名的小儿推拿著作留存有哪些?
4 这种疗法在年轻父母中的接受度为什么越来越高?
4 按抚适合所有孩子吗?3岁以前会不会太小?又有哪些禁忌证?
5 小儿按抚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5 小儿年龄是如何分期的?
6 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形气未充”,谈怎么解释?
6 除脏腑娇嫩之外,小儿还有什么生理特点?
6 孩子五脏六腑的形气皆属不足吗?各脏腑间有没有什么差别?
6 “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又要如何理解?
7 五行相生相克中,土生金,而脾(土)肺(金)常不足,是互相影响的吗?
7 某些孩子有“五迟五软”的问题,这与肾气有关吗?
8 孩子的体质分哪几种,体质对疾病防治影响大吗?
8 小儿有哪些病理特点?
8 儿科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9 如何从孩子的神情看出问题 ?
9 小儿的面部五部分和五脏的关系是什么?
9 体现在孩子面部气色上的青、赤、黄、白、黑,该如何解读?
10 可以从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动静姿态及变化,了解其身体状况吗?
10 “神者,目中光彩”,可以从孩子的眼睛中判断出健康状况吗?
11 有些孩子睡觉时眼睑半开半闭,是病吗?眼睑可以传递出哪些信息?
11 舌诊是诊察疾病时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大致了解哪些内容?
12 舌苔是直观的显现,如白腻苔、黄厚苔都是很常见的舌象,中医怎么解释?
13 有哪些二便问题真正值得重视?
14 形色、气味变化不大的小便,其中隐藏哪些健康隐患?
15 去看医生时,儿科医生通常会查看孩子的指纹 ,是有什么依据?
16 指纹显露发生变化时,指向何种身体问题?
16 孩子的啼哭声是否也有区别?
16 我们常说的斑和疹,有什么区别?
17 小儿易患的湿疹和手足口病,能简单介绍下吗?
21 节 手法
25 第二节 小儿按抚 53 个常用特定穴
26(一)头面部常用穴位
坎宫 天门 牙关(颊车) 百会 囟门 耳后高骨 天柱骨 太阳 迎香
32(二)胸腹部常用穴位
腹 中脘 天枢 天突 胁肋
36(三)腰骶背部常用穴位
脊柱 肩井 大椎 肺俞 脾俞 肾俞 七节骨 风门
42(四)上肢部常用穴位
脾经 肝经 心经 肺经 肾经 胃经 大肠 小肠 四横纹 板门 小天心(鱼际交) 内八卦 掌小横纹 总筋 外劳宫 一窝风(乙窝风) 膊阳池(外间使) 天河水 三关 六腑 二扇门 二马穴(二人上马) 威灵 精宁 五指节 运土入水(补法) 肾顶
63(五)下肢部常用穴位
箕门 足三里 丰隆 涌泉
70 感冒:就像打不败的小怪兽
78 发热:别怕,妈妈做你的守护天使咳嗽:咳咳咳,就是咳不停
84 咳嗽:咳咳咳,就是咳不停
95 哮喘:妈妈,我有点憋得慌
101 鹅口疮:得了鹅口疮,竟是因为太过干净呕吐:脾胃,难伺候的“小主子”
107 呕吐:脾胃,难伺候的“小主子”
114 疳积:无积食不成疳,你真的喂太多了
120 腹泻:一言不合就腹泻,要如何是好
128 便秘:就要多喝水?套路不是万金油
135 惊风:这是一种什么风
142 盗汗:汗被偷走是大事儿吗
148 夜啼:天惶惶地惶惶,这是一个夜哭郎
153 遗尿:我又尿床了,是不是很笨
163 小儿肌性斜颈:好好的小树苗,怎么就“歪了脖”
172 增高助长不烦忧
177 吃嘛嘛香壮宝宝
180 紧张焦虑胆小鬼
184 我家有个夜猫子
190 孩子眼里有太阳
195 捏捏背脊身体棒
200附 小儿标准经络穴位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体验感”的读者,如果一本书看起来枯燥乏味,我可能翻两页就束之高阁了。但《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都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图文排版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色彩柔和,线条流畅,宝宝的模型看起来非常真实可爱,完全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医学图谱感。我发现,当我心情放松地翻阅这本书时,我学习穴位按压的效率都高了很多。它不是那种让你感到焦虑的“必须学会”的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育儿伴侣。我甚至发现,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陪着宝宝做这些舒缓的按压,反而成了我们之间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宝宝会很享受那种被轻柔呵护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穴位按摩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细心观察自己宝宝的书。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按压手法时,都会穿插很多关于宝宝行为语言的解读。比如,按压某个穴位前,如果宝宝出现特定的信号,说明这个方法此刻最有效。这种“对症下药”的细节处理,让我开始学着放下手机,真正去感知宝宝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我不再仅仅依赖哭声来判断宝宝的需求,而是学会了从体温、呼吸频率、肢体动作中去捕捉信息。我发现,当我运用书中的方法,比如处理轻微的消化不良时,宝宝的反应比我以往处理的方式要温和得多,恢复得也更快。这本书教会我的,是一种更整体、更注重细节的育儿哲学。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偏方”式的育儿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太玄乎,不如西医来得实在。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平衡得非常好,既有传统医学的精髓,又用非常现代、科学的排版和阐述方式呈现出来。书里的内容组织得极其有逻辑性,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零散信息。它根据宝宝不同月龄的发展特点和常见问题设置了不同的章节,比如“新生儿黄疸期的护理”、“睡眠不稳的安抚技巧”等等,查找起来特别方便。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穴位旁都会标注一个“注意事项”的小框,提醒家长哪些情况绝对不能按压,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非常信赖。它让我明白,所谓的“穴位按压”不是随便揉搓,而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能,而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入门导师。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及时雨,我最近刚入手,就被它清晰明了的图示吸引住了。作为新手妈妈,面对宝宝一丁点不适就手忙脚乱,光是看文字描述根本不知道穴位到底在哪里,用力多大合适。这本书不一样,它的插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把人体的经络和穴位点标注得清清楚楚,连宝宝的体型、不同姿势下的细节都考虑进去了。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给宝宝按压了几个常用穴位,比如处理胀气和缓解感冒鼻塞的,效果立竿见影。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按,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穴位有效,背后的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写出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听懂。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个朋友了,真心觉得这才是真正为家长着想的实用工具书,不用花大价钱去上什么早教班,家里的“小医生”自己就能当起来了。
评分我购买过很多育儿书籍,很多都厚得像砖头,内容冗杂,真正实用的干货少得可怜。而这本《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的精准性令人印象深刻。它非常克制地只讲最核心、最常用的穴位,避免了信息过载,这对于时间宝贵的家长来说至关重要。每一个按摩步骤都精确到了秒数或次数,力度描述也用了形象的比喻(比如“像轻拂花瓣一样”、“像按压熟透的牛油果”)。我尤其赞赏它对“安全第一”原则的强调,反复提醒家长在操作任何手法前都要确保环境卫生和宝宝情绪稳定。这本书不仅是教会了我们技术,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们作为父母的细心和责任感,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是任何昂贵早教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