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 | ||
| 定价 | 29.90 |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4年08月 | |
| 开本 | 8开 | |
| 作者 | 吴中朝 编 | |
| 页数 | 56 | |
| ISBN编码 | 9787501997886 | |
《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为一本经络穴位取穴图册,大开本的设计,能精细标出经络、穴位、骨骼、肌肉、肌腱的位置,使取穴更精准。每条经络分别在真人图、骨骼图、肌肉图上标注,一页一图,找穴不费劲。主治与取穴文字就在大图边,有文字参考,找穴更方便,治病更省力。附录给出了50种常见病症的常见穴位,对症找穴,快速好用!无论是自学还是专业人士,本图册绝*是找穴的好帮手!
吴中朝,国家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吴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其参与制定的“腧穴定位国际标准”曾获中医科学院科研进步一等奖,主编的《经络穴位标准图册》《3秒钟精准取穴图解》《吴中朝100个对症穴位方》等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吴教授主要研究针灸知识,因此对穴位定位以及取穴方法研究透彻,取穴老道,是腧穴方面的专业专家。他将专业的定位方法简单化,教更多读者用快速取穴方法取穴,不仅精准,更方便实用。他还参与了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录制,在节目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杏仁、茯苓、人参等生活中常见中药的功效与妙用,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常用骨度折量定位法
第*章 手太阴肺经
第*章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章 足阳明胃经
第四章 足太阴脾经
第五章 手少阴心经
第六章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章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章 足少阴肾经
第九章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章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章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章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章 任脉
第十四章 督脉
附录
经外奇穴速查
52 种常见病症特效穴位速查
| 经络穴位传统疗法全书(汉竹) | ||
| 定价 | 78.00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4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吴中朝 著 | |
| 装帧 | 软精装 | |
| 页数 | 400 | |
| 字数 | 300000 | |
| ISBN编码 | 9787553710402 | |
对我这样一个持续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系统性和作为“工具书”的潜力。我发现自己已经不止一次在查阅其他相关资料时,会习惯性地翻回这本书进行交叉验证,因为它对每一个基础概念的界定都非常清晰、权威。那种将基础知识点牢牢扎根的感觉,让我对后续学习更高级的理论,比如特定病症的辨证论治,充满了信心。它像是一把尺子,帮助我校准了自己的认知标准,防止在学习过程中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误导。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书架上,地位非常稳固的案头常备书,它的参考价值是持久且递增的,而不是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快消品。
评分这本书在实用性方面的体现,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关于手法和操作的描述,都细致到了近乎手把手的程度。比如在描述针刺角度和深浅时,它不仅给出了理论上的参考数值,还通过细致的文字描述,结合人体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差异,来指导操作者如何感受“得气”的微妙变化。这对于那些想要自我调理或者为家人进行基础保健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对某些常见的疼痛点进行了按压和艾灸,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单纯看视频或者听讲座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看”的书,更是一本“做”的指南,真正将理论转化为了可以触摸、可以实践的知识,非常接地气,不带任何虚头巴脑的概念炒作。
评分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和递进性,它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一开始的导论部分,用非常生动且不失严谨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医经络学说的宏观图景,这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对理论基础感到头疼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随后,书籍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穴位和手法,每条经络的介绍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从起源、走向,到主治病症,层层剥笋,讲解得极其透彻。更难得的是,它在介绍每一组穴位时,都会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旁证博引,让古老的理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使得书本的内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脱离当下的科学认知,平衡得恰到好处。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一个有组织、有引导的路径上,主动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种掌控感非常棒。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必须特别提一下,它成功地避免了中医古籍那种晦涩难懂的弊病,同时又保留了传统医学特有的那种沉稳和韵味。作者的笔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美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特别是当他讲述一些名家医案或者穴位典故时,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上的对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我在学习枯燥穴位定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份好奇心和愉悦感。很多地方的解释,都像是经验丰富的老者在灯下为徒弟点拨迷津,充满智慧的火花,让人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不知不觉就吸收了大量深奥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岁月沉淀感的纸张和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把你带入了对传统医学的敬畏之中。我记得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那厚重的质感吸引了,感觉手里拿的不是简单的印刷品,而是一部值得细细研读的宝典。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详略得当,既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又避免了视觉上的拥挤和疲劳,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尤其是那些插图和图表的处理,线条流畅、标识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很难得的。他们似乎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对不同经络流注路径的描绘,用了非常巧妙的色彩区分,让人在复杂的信息中依然能保持清醒的认知,这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从物理层面上看,这本书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专业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