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男,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中心主任、“逸仙”讲座教授。“经典与解释”系列书籍主编。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共和与经纶》《百年共和之义》等。
自1987年《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面世以来,德国哲人海德格尔便持续地被我们所译介、研读,他的思想似乎也“安家落户”于中国了。然而,在着迷于海德格尔思想魅力的同时,我们有无足够的清醒:究竟是哪些理论秉性让海德格尔与中国学人如此一见如故——或者,实际上我们还没好好认清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危险特质?
《海德格尔与中国》一书,是刘小枫多年来思考上述问题的总结之作。在这部富有洞见的作品中,刘小枫以读书札记的形式,细致地向读者揭示出埋藏在海德格尔思想脉络深处的历史主义根基,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海德格尔是如何对西方古典思想传统进行拆解、如何成为当今激进政治哲学的一个秘密发祥地。最终,倘若中国思想要有真正的历史性转机,就不得不严肃地告别海德格尔。
##随手从后往前翻了一些,我想说自从跟了马克思我已经不玩这些虚的了
评分 评分 评分第140页,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评分第140页,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评分 评分##从区分古希腊实践哲学的两条路径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现代性特质(知识的三分实际上在《诗学》中同样出现),而海德格尔正是转换亚氏实践哲学提出更为激进的洞察,再以古典哲人心性吊打理智德性(对自然的不同理解),把海德格尔指向历史主义,现代性危机的当代祸首。最后回到中国文质之辩,也是点明,古今之争即东西之争。
评分##原本想打三星,但是想着还是给四星吧。刘小枫的大胆在于说宁愿跟着施特劳斯错,也不跟着海德格尔对。海德格尔的哲学的后果虽然有问题,但是其方法和结论却没有问题,施特劳斯的方法和结论本身就存在问题。详细的问题就放在这学期施特劳斯的论文上探讨:海德格尔与施特劳斯的政治时刻。
评分##再次见到晓枫老师早期著作中的那种生命热情 近些天对海德格尔真理概念的探究让我能够对刘小枫在《海德格尔与中国》中对海德格尔的批评思路做一个应该是充分理解了的评论:(1)黑格尔的对存在的历史化使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存在形态依据其在逻辑序列中的位置有了优劣之分;(2)海德格尔把存在最为彻底的时间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