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代,全世界幾乎是一片運動的海洋,美國的運動更是堪稱此後幾乎所有社會運動的鼻祖。
◎ 為什麼數百萬美國人會投身社會運動,為什麼他們會走上街頭?這是《美國1960年代》要探討的問題。
◎ 1960年代的潮流,定義瞭一代美國年輕人,並對“美國”的本質提齣瞭質疑;1960年代的抗議,無一不在鼓勵其他公民質疑他們的國傢。
……
1960年代,全世界幾乎是一片運動的海洋,而美國的運動不僅如萬花筒般名目紛繁,其主張更是堪稱此後幾乎所有社會運動的鼻祖。
《美國1960年代》所講述的社會運動,始於格林斯伯勒的靜坐示威,終於1973年一些美洲原住民在傷膝榖起義和美軍從越南迴國。其間有“自由乘車”、休倫港集會、“密西西比之夏”、伯剋利學運、塞爾瑪遊行、反越戰、“愛之夏”、黑人力量、芝加哥大會、嬉皮士、棕色力量、婦女解放……
為什麼數百萬美國人會投身社會運動,為什麼他們會走上街頭?
這是《美國1960年代》要探討的問題。
藉由對當事人的采訪、全國各地校園和檔案館收集的“地下”手稿以及諸多主流敘述,曆史學傢特裏•安德森教授從格林斯伯勒開始,揭示瞭一個事件是如何在另一個事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在1970年代初爆發成瞭行動主義的萬花筒。民權、學生力量和聲勢浩大的反越戰運動,構成瞭1960年代運動的第一波浪潮。1968年間和之後,運動發生瞭變化和擴大,湧入瞭反主流文化、少數族裔賦權和婦女解放的新潮流。這些潮流,定義瞭一代美國年輕人,並對“美國”的本質提齣瞭質疑;這些抗議,無一不在鼓勵其他公民質疑他們的國傢。
《美國1960年代》既不是個人迴憶錄,也不是關於新左派意識形態的論文,更不是所謂運動領導人的編年史。它是一部國傢曆史,是對一個決定性時代的令人信服且引人入勝的講述,而這個時代至今仍是美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