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春期女孩心理成长枕边书(青春不困惑,成长零烦恼)
定价:26.80元
作者:吴琦玲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064984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吴琦玲新作!
青春期女孩打开心结的钥匙,父母了解女孩心思的窗口!
内容提要
女孩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发育,自然而然地引起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急剧变化,往往会产生莫名的烦恼,个别严重的有可能形成心理障碍,甚至为身心健康埋下隐患。青春期女孩非常渴望找到排解烦恼的方法和途径。本书是为青春期女孩量身打造的心理读物,内容包括接纳和欣赏自己的性别角色、解决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困惑、如何与异性接触和正确对待早恋、塑造健康的性心理等11个方面。本书解答详细、实用性强,是青春期女孩保持心理健康的手册。
目录
章有了“曲线美”,接纳和欣赏自己
胸前“小花蕾”,道曲线初长成 / 2
青春前期女孩穿衣小提示 / 5
“挺挺”玉立,方显美少女本色 / 6
青春期女孩保护乳房的小窍门 / 8
臀部圆润,第二道曲线已显现 / 9
四招让你的臀部更漂亮 / 11
以平常心对待异样的眼光 / 12
怎样有效缓解青春期乳房胀痛 / 16
“太平公主”也能够改变 / 17
远离“太平公主”的五大食物 / 20
第二章“面子”上有瑕疵,不必过于烦恼
不要为“小痘痘”而烦恼 / 22
“青春痘”来临时注意事项 / 25
“小痘痘”不可乱“逗” / 26
远离痘痘,要戒掉几种坏习惯 / 30
祛除“痘疤”有妙招 / 31
早期痘印减退法 / 33
青春期雀斑也有办法治 / 34
如何预防长雀斑 / 36
毛孔粗大别犯愁 / 37
推荐收敛毛孔小偏方 / 39
第三章“好朋友”来了,要以“礼”相待
“好朋友”相见别难为情哦 / 42
女孩初来月经应知道 / 45
善待“好朋友”,不要怕麻烦 / 46
少女经期卫生保健常识 / 48
体育活动是否要请“例假” / 49
少女初潮从事运动时注意事项 / 53
放松心情接待“好朋友” / 53
女孩经期喝玫瑰花茶可缓解抑郁烦躁情绪 / 56
“好朋友”来了别乱吃 / 57
了解经期饮食的“禁忌” / 59
第四章做阳光女孩,保持健康心态
阳光心态可以驱散心中阴霾 / 62
如何成为快乐的阳光女孩 / 65
用多棱镜看待叛逆心理 / 65
试试驱赶你的逆反心理 / 70
女孩有时难免多愁善感 / 71
让自己变得不再多愁善感 / 74
珍藏起你的暗恋 / 74
测测你是否在暗恋着“他” / 79
“喜欢”老师不是错 / 79
有了“恋师情结”怎么办 / 82
卫生保健知识一点也不能少 / 83
少女怎样进行经期嗓音保护 / 86
第五章早熟的果子不香甜,请对早恋说“不”
情窦初开并不可怕 / 88
测测自己是否有“早恋”倾向 / 92
男女生间产生情愫是人之常情 / 93
对异性有好感了该怎么办 / 96
懵懂少女不懂爱情 / 96
当周围有同学谈情说爱时,你该怎么办 / 99
悄悄地处理“小纸条” / 100
当你收到“小纸条”时该怎么办 / 104
早恋是一朵不结果的花 / 105
测一测自己是比较容易早恋的孩子吗 / 108
第六章交往有分寸,不可偷尝“禁果”
渴望结交异性知己是心理需要 / 110
怎样与异性正确交往 / 114
不要经常与“他”单独相处 / 115
当你感到孤独寂寞时 / 117
“闺密”是你的“死党” / 118
怎样让友情不褪色 / 122
不要沉溺于网络 / 123
网友提出见面要求怎么办 / 127
与男生交往把握好度 / 128
男女同学交往把握好度 / 131
千万不可偷吃“禁果” / 131
中学生要跳出感情的旋涡 / 134
第七章保持性心理卫生,还内心一片纯净
了解身体“”的变化 / 136
照料好自己的“敏感花园” / 138
“知性”也不必偷偷摸摸 / 139
青春期性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 141
守住自己心理的“三八线” / 142
坚定地拒绝他提出的性要求 / 146
偶尔犯错不必过于自责 / 147
给有自慰习惯女孩的建议 / 149
塑造健康而纯洁的性心理 / 149
如何正确看待性冲动 / 152
第八章提防“大灰狼”,保护好自身安全
在异性面前言行不宜随便 / 154
女孩要懂得有效保护自己 / 156
女孩,学会保护好自己 / 157
女孩如何树立防范意识 / 158
遇上“大灰狼”,该出手时就出手 / 159
女孩学点防身术 / 162
第九章长相身材不如意,其他方面来弥补
浓缩的才是精华 / 164
矮个女生穿着打扮注意事项 / 167
节食会让疾病缠身 / 167
三种节食方法会让你疾病缠身 / 171
“黑玛丽”穿衣打扮有讲究 / 172
黑皮肤女孩如何穿衣 / 174
清水出芙蓉,追求自然美 / 175
少女不必过早“女人化” / 178
小眼也迷人 / 179
小眼睛女孩适合什么样的发型 / 183
唇裂也别捂起你的嘴 / 183
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唇腭裂 / 186
第十章保持积极乐观,扫除灰暗心理
“小心眼”的女孩不可爱 / 188
消解自己的“小鸡肚肠” / 192
让“嫉妒”远离你 / 193
让自己远离嫉妒 / 195
别做那株“含羞草” / 196
少女如何克服社交羞怯心理 / 199
青春期少女别那么虚荣 / 199
远离虚荣心,做真实的自己 / 202
让自己走出孤独,别做“独行侠” / 203
为你提供摆脱孤僻的良方 / 205
让快乐充满你的内心 / 206
教你养成让自己快乐的习惯 / 209
第十一章懂得自尊自爱,做个女孩
好女孩要分清美丑 / 212
女孩怎样让自己具有美感 / 215
给“问题女孩”更多关爱 / 215
怎样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 / 220
爱占小便宜必吃大亏 / 220
当你想占小便宜时想一想 / 223
相信女生不比男生差 / 223
怎样提高女生的学习能力 / 228
做个气质优雅的女孩 / 228
女孩需注意的礼仪细节 / 231
不能随随便便放弃生命 / 232
如何消除自杀的念头 / 234
参考文献 / 235
作者介绍
吴琦玲,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兼任所在学校“家长学校”主讲和心理咨询教师。对儿童教育和青少年心理问题颇有研究,已出版《好父母好朋友》《这样培养孩子*竞争力》等著作。
文摘
序言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在探讨“未来规划与焦虑”时所采取的平衡视角。它承认了社会对年轻人的期待是巨大的,也理解那种“如果我现在不努力,未来就会一塌糊涂”的恐慌感。然而,它没有放大这种焦虑,反而提供了一种“慢成长”的哲学。作者提出,成长的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了迂回和暂停。她鼓励我们把目光从遥远的终点拉回到当下的每一步积累上,强调兴趣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比盲目追求一个不确定的“成功目标”更有价值。这种论调对于那些觉得自己“跑得不够快”的同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定心丸。它让我明白了,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探索和发现自己,而不是急着把自己塞进一个预设好的模具里。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未来的态度变得更加从容和务实,不再被那些宏大的目标压得喘不过气,而是更专注于今天能做好什么。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入。我特别欣赏它对“情绪管理”那一章节的处理,那种条理清晰却又饱含同理心的叙述方式,让人感到非常受用。它没有停留在描述“你应该控制情绪”的层面,而是详细分析了青春期荷尔蒙波动带来的生理反应,以及这些生理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和判断的。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因为一点小事就想把自己关起来、或者对父母莫名其妙地发火,然后引导读者去探究背后更深层次的需求——是渴望被理解?还是需要边界感?这种层层剥开的分析,让我明白了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情绪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正在努力成型的自我。而且,书中推荐的那些自我调节的小练习,比如“五分钟情绪日志”或者“积极自我对话脚本”,操作起来难度不高,但坚持下来真的能感受到细微的积极变化,感觉自己对自己的掌控力提升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系列可以随时翻阅的“急救包”。我发现自己并非需要从头到尾按顺序阅读,而是当生活中遇到某个特定的困扰时,比如考试压力大或者和闺蜜闹矛盾了,可以直接翻到相应的主题章节,立刻就能找到相关的分析和建议。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反而非常适应青春期这种信息爆炸、注意力分散的状态。尤其让我赞赏的是,它并没有回避“界限感”这个比较成熟的话题。很多同龄的书籍可能只教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但这本书却深入探讨了“如何有礼貌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以及“如何区分爱与控制”。这对于正在学着建立自我保护机制的我们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课,它教会我们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感受,这比单纯学习“合群”重要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吸引人的,那种柔和的色调和清新的插画风格,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会很贴心、很温暖。我本来以为这种“枕边书”的定位可能会比较浅显,但翻开之后发现它在很多话题上的探讨都相当深入。比如,书中对“自我认同危机”的描述,简直就是把青春期里那种模糊不清、时常感到迷茫的状态精准地勾勒了出来。它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语气,而是像一个温柔的前辈在耳边轻语,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特别是它谈到社交圈子变化时,那种处理友谊裂痕和融入新群体的焦虑,写得非常细腻,我甚至能回忆起自己初中时那种小心翼翼试探周围人的情景。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女孩子心思的微妙变化,她没有简单地给出“要做自己”这种空泛的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操作的“工具箱”,教我们如何识别情绪的来源,如何与内心的不确定性和平共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承认了成长的混乱和痛苦,而不是一味地美化它,这种真实感让人觉得非常可靠。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又充满了邻家大姐姐般的亲切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讨论“身体意象”的部分。在当下这个充斥着滤镜和完美身材图的时代,女孩子很容易陷入比较和自我批判的泥潭。这本书却非常勇敢地站出来,挑战了那些单一的审美标准。它没有直接批判媒体,而是着重于如何建立一种更健康、更包容的自我接纳态度。作者强调,身体是承载我们梦想和能力的容器,而不是一个需要被时刻修饰的展品。这种论调非常及时,它给了我一种“解脱感”。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让我感到不安的小瑕疵,意识到它们不过是生命体征的一部分,而不是失败的标志。这种内在视角的转换,比任何外部的赞美都更有力量,因为它让我真正从心底里开始尊重自己的独特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