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
定价:60.00元
作者:朱昌雄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8023320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探讨我国“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的发展趋势,推动各单位产、学、研在“十一五”规划指导下的合作与协作,加速生物环保产业的进程,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作出贡献,经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共同酝酿,举办了“届全国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学术研讨会”,标志着该领域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和相关人士有了一个定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该会的召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大力支持,编者在此代表组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会议准备的时间比较紧,所以难免有许多疏漏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恳请各位代表谅解和理解。
“届全国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日在福建厦门召开。本书共人选会议论文50余篇(另外有以摘要形式投稿的未收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在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领域有关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发展现状。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字样,这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平时比较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沿,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这本书名中的“农业生物资源”让我联想到一些前沿的育种技术、生物防治方法,甚至是基因编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而“环境调控”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如何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等。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具体的技术细节,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指南或者案例分析。一个好的科普读物,或者一本深入的学术专著,都应该能清晰地阐述复杂的概念,并且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实践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9787802332065 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听起来像是一本旨在解决农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著作。我一直认为,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创新,而生物资源和环境调控正是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方向。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如何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的。例如,是否会介绍利用某些特定的生物资源来优化农田生态系统,从而减少对化学品的依赖?或者,是否会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环境调控技术,比如精准灌溉、智能温室等,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朱昌雄这个名字,如果他在这本书中是作者,那么我也会对其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产生好奇。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国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那些能够实际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且产生积极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案例。
评分这本书从书名来看,似乎是关于农业生物资源和环境调控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吸引我的领域。我一直对可持续农业和如何利用生物资源来改善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环境调控”这部分,我很好奇书中会具体探讨哪些方面,是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还是气候变化下的适应性策略?农业生物资源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知道书中会侧重于哪些具体的生物类群,比如微生物、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抑或是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我比较期待书中能有案例研究,能看到理论如何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落地,并且带来什么样的成效。如果书中能结合中国实际的农业情况来展开论述,那就更好了,毕竟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我个人在农业方面的学习或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9787802332065 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给我一种非常学术和专业的感觉,但同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又暗示了其内容的重要性。我之所以关注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平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土壤退化、水体污染等,而“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调控”的理念,似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定义和界定“农业生物资源”,是泛指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还是特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和潜力的生物?而“环境调控”又会涉及哪些具体的手段和技术?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通过改良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来提升作物产量和抵抗力?或者,如何利用生物的方法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并且能够为我们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我看到了“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这个主题,以及“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印记。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当前全球对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求。在人口增长和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利用农业生物资源,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有效调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我们尚未充分发掘的生物资源,比如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的保护与利用,或者有益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多样化应用。同时,“环境调控”这个词也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生态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技术,甚至是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来修复退化土地、净化农业废水等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框架,并且能够启发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