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南带风景游憩林构建理论与技术
定价:50.00元
作者:董建文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38726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风景游憩林研究进展;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中、南带风景游憩林类型划分等。
目录
序
前言
1 风景游憩林研究进展
1.1 风景游憩林的涵义
1.2 国內外风景游憩林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中、南带地区森林资源现状
2.3 中、南带地区风景游憩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中、南带风景游憩林类型划分
3.1 根据观赏功能划分
3.2 根据垂直分布带划分
4 基于斑块美景度评价研究的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构建技术
4.1 风景游憩林景观美景度的评判方法
4.2 风景游憩林景观美景度评价分析
4.3 对斑块构建的指导
5 基于区域地带性植被研究的风景游憩林树种区划与选择——以福建省为例
5.1 地带性植被研究对风景游憩林培育的意义
5.2 福建省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5.3 研究方法
5.4 福建省植被带划分
5.5 各植被带主要乡土观赏树种的选择
5.6 部分观姿树种观赏美景度评价及分区比较选择
5.7 部分秋叶树种观赏关景度评价及分区比较选择
6 基于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风景游憩林混交树种选择
6.1 群落生态学研究简况
6.2 生态位、种间联结理论及其在风景游憩林斑块构建中的现实意义
6.3 研究方法
6.4 生态位、种间联结的应用实例
7 森林景观格局和动态预测及其对风景游憩林动态管理的指导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福建常见优良乡土观赏树木(乔木)资源
附录2 福建常见优良乡土观赏树木(灌木)资源
附录3 福建常见优良乡土观赏竹类资源
后记
致谢
图版
封2 福建省植被气候区划图
封3 福建省植被分布图与植被气候区叠加图
作者介绍
董建文,1968年9月生,福建省长汀县人,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秘书长、中国森林公园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专家组成员、全国花卉咨询专家(野生观赏植物方向)、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风景游憩林培育、森林公园与风景区规划。主持、参加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技术”、“城镇景观防护林游憩化经营技术研究”、“森林公园景观质量提升及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福建省风景游憩林构建技术研究”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 2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五项。
文摘
序言
读完《9787503872679 中、南带风景游憩林构建理论与技术》,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填补了我长期以来在风景游憩林建设方面的一个知识盲区。此前,我一直认为风景林建设更多地依赖于经验和直觉,但这本书用扎实的理论和翔实的技术案例,颠覆了我的看法。书中关于游憩林结构、功能、景观营造的系统性阐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专业的研究领域。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不同类型游憩林(如生态观赏型、运动休闲型、文化体验型等)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这对于我未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作者在论述中,并没有回避实际操作中的难题,而是深入分析了影响游憩林构建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理论超前,而且非常接地气,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
评分这次翻阅《9787503872679 中、南带风景游憩林构建理论与技术》,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风景游憩林深深吸引。作者董建文老师的文字,如同他所描绘的森林一样,充满了自然的诗意和科学的严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休闲需求巧妙融合的部分。比如,他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如何选择适宜的树种,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营造既能满足游憩功能,又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森林。书中提到的“生态美学”理念,让我对森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来森林不仅仅是绿色的屏障,更是一个承载着文化、情感和精神寄托的艺术空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城市近郊的绿地中,也能构建出这样充满魅力和价值的游憩林,让人们在其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这本书给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路和方法,让我的想象有了落地的可能。
评分《9787503872679 中、南带风景游憩林构建理论与技术》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位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一场知识盛宴。董建文老师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不仅仅在讲述科学道理,更是在传递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曾多次走进不同的森林公园,感受过它们的美丽,但总是觉得缺少一些深入的理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份好奇心,它从构建游憩林的角度,阐述了植物的配置、土壤的改良、水体的处理、景观元素的布置等等,让我明白了每一处景致背后都蕴含着科学的智慧。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让游憩林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来维持其长期的生态效益和游憩价值的论述,这些都让我对“可持续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在林业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很关注风景游憩林的发展。这次拜读《9787503872679 中、南带风景游憩林构建理论与技术》,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作者董建文老师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将复杂的科学原理阐释得清晰明了。尤其是在中、南带地区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如何进行游憩林的科学构建,书中给出了系统性的指导。我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比如关于“多层次、多功能”的游憩林结构设计,如何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来提升游憩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如何通过景观规划来增强游憩林的吸引力。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操作指导意义。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们团队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我对《9787503872679 中、南带风景游憩林构建理论与技术》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风景游憩林的概念有些模糊,似乎就是种种树,然后供人游玩。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复杂而精妙的系统工程。董建文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构建一个成功的风景游憩林,需要从生态学、景观学、林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书中关于游憩承载力、生态恢复、人地关系等方面的探讨,让我对如何平衡自然生态保护与人类休闲需求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根据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来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憩空间和活动区域的论述,这使得游憩林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这本书不仅是理论性的著作,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