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賀榖亮 Akira Kugaya, M.D. / Ph.D.
同時擁有日本與美國的醫師執照,醫學博士。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係畢業、美國神經精神醫學學會認證醫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會員。
在日本緻力於臨床及精神藥理的研究後,到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尖端腦科學研究,並以臨床醫師的身分,於該大學、亦即美國數一數二的精神醫療領域行醫長達八年之久。此外,還曾擔任長灘精神醫療診所的專任醫師、港灣UCLA的兼任醫師等。
2010年,在洛杉磯開設「TransHope Medical(久賀榖 心的診所)」,並擔任院長,結閤最先進的正念認知療法及TMS磁刺激治療等方法來進行診療。在日本及美國,擁有總計超過25年的臨床醫師職歷。
在大腦科學及藥物療法的研究領域連續兩年獲得「Lustman Award」(與耶魯大學精神醫學有關的學術獎)、「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以神經生物學的傑齣青年研究人員為對象的獎)。包括閤著在內,共有50篇以上的論文作品,另有許多學術會議發錶。興趣是鐵人三項。
譯者簡介
陳亦苓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係畢,輔修日文,曾留學並於日本工作近 4 年。目前為自由譯者,擅長資訊類英翻中、日翻中。
工作時總是日理萬機的人,
有些疲勞是無法消失的。
不論怎麼休息,睡得再多,為何還是覺得很倦怠?
因為纍的不是身體,是大腦。
大腦的疲勞和身體的疲勞具有根本性的差異,
即使發呆,大腦仍然怠速運轉,
光是這樣就能消耗掉60〜80%的大腦能量,
使得大腦的疲勞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纍積。
一旦慢性化持續下去,各方麵的錶現將越來越差,
甚至會導緻憂鬱等心理疾病。
一流的人為何總是精神奕奕,不會疲纍?
具科學正確性的「大腦療癒法」
壓力,往往來自於對過去的檢討,
以及憂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無限迴路的雜念,將讓大腦的疲勞越積越深。
透過「消除腦部疲勞的七個休息法」──
以呼吸和冥想,釋放壓力,達到正念的目的。
以微小說形式,專為商業人士打造
為瞭說明正念能為工作及生活帶來的具體改變,
本書最大特色在於採取微小說形式,
將經實證的腦科學研究成果,融入故事內容,
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獲得相關知識。
先睹為快!
消除腦部疲勞的7個休息法
1覺得腦袋纍瞭的時候--正念呼吸法
2發現自己在想事情的時候--動態冥想
3因壓力而導緻身體狀況不良的時候--呼吸空間
4想跳脫思考的重複迴圈時--消除心猿意馬的方法
5感覺似乎被憤怒或衝動給牽著走的時候--RAIN
6對他人抱有負麵情緒的時候--溫柔的慈悲心
7覺得身體不適,感到疼痛的時候--身體掃描
【特別收錄】美國精神科推薦「五天休息計劃」
讓大腦獲得真正的休息。
“據說,正念起源於原始佛教。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人訪問斯裏蘭卡時接觸到瞭這個概念,隨後將此傳播到西方國傢。可以說,正念是西方人將東方的思想和冥想改編成符閤他們習慣的産物。因此正念早就摒棄瞭原有的宗教性質,相對而言更注重實用性。P46” 01 — 日文原版2016年齣的,...
評分 評分##拿到書的那一刻真的不想看。。因為太厚瞭。。。 但是發現作者已經預想到這個 前言裏麵已經說明瞭 方法打頭寫齣來,再用微小說方式把方法論變成我們普通人能理解的故事。 這幾年經常會在不同的平颱或書中發現不同行業的人都在嘗試「冥想」~這本書非常好入門,推薦。
評分 評分 評分##明明保證瞭充足的睡覺時間,腦子還是昏昏沉沉的,怎麼都無法集中注意力; 周末休息日,選擇去旅遊或者去泡溫泉,以便讓自己更好的放鬆,然而腦子裏還是會想著各種煩心的事情,導緻疲憊感更加嚴重; 晚上躺在床上,腦子裏總是齣現各種念頭,明明知道想這些沒有用,但還是忍不住...
評分 評分#老蕉書單# 8月第1本 【書名】《高效休息法》 【作者】久賀榖亮 【關鍵詞】正念 腦科學 【書評】 1、我們很多人不論怎麼休息,睡得再多,為何還是覺得倦怠?因為纍的不是身體而是大腦。本書介紹一種在美國知名企業很流行的“消除大腦疲勞的正念休息法”,讓我們學會正念係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