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国家礼制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对天、天道以及无数人格神、鬼魂等神圣存在的信仰和敬畏。但从民国初年起,这些神圣存在基本上从中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了,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不再自称受命于天,知识分子的公开言论多半也不再竭力证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圣存在,对人格神的信仰、对建基于阴阳五行法则之上的各种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说中变得面目可疑。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书从思想史层面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学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学知识对传统宇宙观的挑战,并考察本土知识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天演论来回应挑战,进而解释传统宇宙观的祛魅和信仰传统的正当性衰弱。
##极扎实的博士论文,诸章节的材料都很充分。读罢,对自己的博士论文重新提起兴趣,因无论如何关于反殖民的研究必须返回到天变,道亦变的关键时刻。
评分##核心问题是宇宙论或者说宗教的实质。这会导致哪怕是有神,他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或者说,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多神论或者泛神论之类的套话。处理的关键在于秩序的来源、主宰者的实质,还有影响的阶层、理解的误区。比如「成化而不宰」、「万物一体之仁」,还有他们又如何重返主宰和分离的。最后,对灵魂和进化论等概念的梳理存在问题,不仅平添了许多东西,还不自觉受到某些科学史观的影响,比如“遭宗教界排斥”,并未考虑到科学界。比如“比附”,并未察觉到进化论的本质就是比附。至于近代史料……对天气和特殊生物的理解或许是更好的话题。由于只是略读,暂三星。
评分##虽然本书得出的最终结论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但论证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评分##祛天之魅彗星与求雨,祛地之魅地震与风水,祛人之魅疫病与灵魂,在晚清已去道德化与神圣化的现象,又在当代社会复兴起来了~历史的吊轨性可见一斑
评分##极扎实的博士论文,诸章节的材料都很充分。读罢,对自己的博士论文重新提起兴趣,因无论如何关于反殖民的研究必须返回到天变,道亦变的关键时刻。
评分##材料丰富
评分##Disenchantment,理性化,世俗化,非神秘化,去宗教化。新京报的访谈中提到一个有趣论题:在科学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21世纪,“复魅”现象有什么现实意义。
评分##Disenchantment,理性化,世俗化,非神秘化,去宗教化。新京报的访谈中提到一个有趣论题:在科学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21世纪,“复魅”现象有什么现实意义。
评分被书名吸引,内容也是我感兴趣的宗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