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貝與貝幣

海貝與貝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斌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文版序001
英文版序001
緻謝006
第一章 全球現象,地方特色001
遍及亞非歐大陸001
海貝的習性005
為什麼是貨貝?為什麼是馬爾代夫?006
貨幣以及貨貝如何成為貨幣010
世界史:全球性和地方性015
學術迴顧、研究材料和章節結構021
第二章 源自馬爾代夫:采集和齣口035
馬爾代夫簡史036
魚乾和椰索041
阿拉伯人眼中的海貝043
伊本·白圖泰在馬爾代夫045
中文文獻中的馬爾代夫053
北溜、溜山和溜布061
“世界各地的大集市”066
弗朗索瓦·皮拉爾眼中的海貝貿易070
第三章自印度始083
海貝的日常功能085
最早的貝幣087
波羅王朝和塞納王朝:從金幣、銀幣到貝幣090
小村阿拉古姆:從沿海到內陸093
唐加和海貝096
歐洲人筆下的貝幣100
阿薩姆105
印度北部107
《簡圖法典》中的貝幣109
英屬印度:從承認到廢除112
锡爾赫特:徵收與清點118
富貴貝中求122
第四章東南亞:亞洲內部的互動142
泰文碑銘中的貝幣144
《清邁編年史》中的貝幣147
《孟萊王法典》中的貝幣149
從暹羅到雲南155
托梅·皮萊資筆下的貝幣157
中文文獻的記錄162
第五章雲南:印度洋的痕跡173
雲南在哪裏?174
滇國的海貝:性質與來源176
元代雲南的貝幣185
江南來的海貝189
私197
從孟加拉到東南亞和雲南201
貝幣的功能204
消逝:全球與地方214
第六章 並非貨幣:先秦中國的海貝232
從哪裏來?234
泉州灣宋代海船上發現的海貝244
葬貝253
海貝是貨幣嗎?256
亢鼎中的貝263
海貝不是貨幣!266
海貝為什麼不是貨幣?275
銅貝:中國最早的貨幣之一278
南方的海貝:三星堆285
含貝和握貝290
第七章 西非:連接舊大陸和新大陸309
從什麼時候開始?311
從馬爾代夫到西非312
十四世紀之前的貝幣316
1500年以前的貝幣區域320
1500~1900年的貝幣區域321
葡萄牙人來瞭327
荷蘭人和英國人接踵而至330
十八世紀:海貝換黑奴332
吃人的“漢尼拔”號336
十九世紀:海貝換棕櫚油342
本地的角色346
製造達荷美:海貝、奴隸和棕櫚油348
怎麼數海貝:地方性和全球性的結閤?356
東非的貝幣363
逝去364
第八章 太平洋諸島和北美:孟加拉體係之外383
獨立的貨幣起源384
新幾內亞島的海貝386
卡帕庫人的貝幣387
因接觸而崩潰392
北美的貝殼與貝(珠)幣397
新尼德蘭的“牡蠣之徵”404
加利福尼亞的琬朋:歐內斯特·英格索爾的記錄406
琬朋究竟是不是貨幣?408
來自西非的海貝:殖民地時期弗吉尼亞的交換媒介?412
第九章 不僅僅是錢425
審美、財富、生育和保護426
祛除“邪惡之眼”?431
約魯巴的海貝文化446
美洲非裔的海貝記憶451
第十章 貝幣世界459
第一種全球性貨幣:全球實踐與地方錶述460
成為(或者沒有成為)貨幣:市場與國傢465
海貝與西方的崛起471
什麼是亞洲互動?475
貝幣世界479
參考文獻492
英文文獻492
中文文獻520
譯名對照錶52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 尚未上市即引起媒體熱議,入圍2021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榜

★ 穿過傳統中國史的縫隙,書寫一部藏在海貝裏的全球史

棲息在馬爾代夫群島周邊海域的軟體生物——海貝,從史前時期開始,就被貨貿至亞非歐大陸的各個區域,並逐漸轉變為人類曆史上最早的一種貨幣。作者從這一微小的海洋生物著手,把從考古時期到二十世紀初的曆史碎片拼湊起來,以全球史的視野,對亞非歐大陸內外的貝幣進行瞭考察,描繪瞭一個奇妙且引人入勝的貝幣世界,展現瞭一部鮮為人知的全球史。

《海貝與貝幣》描繪瞭在兩韆年時間裏,以貝幣為媒介的市場是如何將語言復雜、文化多元的印度洋世界整閤為一體的,而全球資本主義又是如何終結這個世界的。全書按區域展開分析,同時又超越區域的界限,結閤瞭中國史和世界史兩種敘事體係。海貝文化體現齣瞭一種“全球在地性”,即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而將陸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聯係起來的貝幣世界,則為全球史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

【本書榮譽】

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有關海貝的傳奇,還是一部由貝幣交錯串聯起來的全球史。這是楊斌教授的一部世界史力作:它既嚮我們展示瞭貝幣在全球體係內作為支撐性基礎貨幣的區域和地方性特色,又揭示瞭它在東半球傳播的廣度。從海貝本身到其作為貨幣的興衰,本書描繪瞭一幅它在東半球六個區域內傳播的曆史畫捲。

——帕特裏剋·曼寜,

匹茲堡大學安德魯·W. 梅隆講席教授、美國曆史學會前任主席

楊斌的《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是迄今為止對這種主要貨幣(貝幣)最全麵的研究之一。它建立在堅實的曆史資料之上,必將與萬誌英的《財富之泉:11~18世紀中國的貨幣和貨幣政策》等作品一樣,成為貨幣史上的經典。《海貝與貝幣》應被放在全球曆史學傢和貨幣史學傢的書架上。

——丹尼斯·O. 弗林,美國著名經濟學傢

研究人員和教員若在他們的書目和課程大綱中加入這一研究成果,定會有很大收獲……世界史的學生和教員在用海貝拼湊我們全球曆史的碎片時,會從這部重要的作品中獲益匪淺。

——埃裏剋·施皮雷爾,美國馬薩諸塞州格羅頓學校助理教師

用戶評價

評分

##內容豐富,見解高超,精彩至極!

評分

##海貝為我們開啓瞭奇妙的全球曆史,在一韆五百多年間,通過海貝為載體,各個族群和社會構建瞭一個經濟和文化上相互聯係的貝幣世界。它跨越瞭以往所有的地理-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概念(佛教世界、中華文明、印度洋世界,大西洋貿易,阿拉伯世界等,同時又跨越瞭所謂“原始”、“傳統”、“現代”的時間分隔。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這個奇妙的貝幣世界,為全球史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也期待著更多更新更深入的研究成果齣現。

評分

##很完整地敘述瞭海貝作為一種貨幣的傳承曆史以及沒落消亡史。貼切時代背景的變化,一種生物有瞭新的名字。很難得的是作者花瞭15年的時間來寫這本書,賦予瞭海貝更多的意義,也讓普羅大眾瞭解到他在曆史上舉足輕重的作用!原以為會很枯燥,沒想到讀來還挺有意思。

評分

評分

##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全球史書籍。 相比於實證,全球史更在意觀察問題的角度,如何編織敘事的經緯,如何確定一個核心概念統攝全文而不顯支離。 可能是因為書本身是建立在一篇篇論文的基礎上,所以有些考證確顯得冗雜而略“偏題”,但好在並不妨礙大意的錶達。 作者提到的“全球在地性”這一概念,感覺就像“普遍性與特殊性”一樣,隻是換瞭名字的理論範式,但在全球史的視野上,能夠在綫的敘述中增加麵的涉及,也算有益的嘗試。 唯一能夠做齣實證性評判的也就是先秦部分瞭,作者關於中國古代“貝非貨幣”的觀點是基於對“貨幣”這一概念規定的基礎上的,答案“是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揭示瞭貝類在上古中國的“貴族性”,這使得他不能成為民用的 small change,也就相應不具有普遍的currency意義,這點論證是難能可貴的。

評分

評分

##這書最主要的作用是告訴國內的相關研究者,他們已經落後瞭。

評分

##2022-007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