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瞭中國大運河的故事。中國大運河開鑿近2500年,全長約3200韆米。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梁,那麼大運河就是我們民族流動的血脈。作者從綫性遺産、活態遺産的專業視角,以不同層麵的運河景觀為邏輯順序展開敘述,渾厚大氣、娓娓道來,在為讀者勾畫中國大運河古今風貌的同時,也將文化遺産保護理念和實踐融入文字之中。
##大運河的前世今生(不是講述紫禁城哦).大量引經據典,挺文鄒鄒的,讀得挺纍的.對我吸引力不夠.看到最後的後記,突然冒齣“這是論文呀”
評分2022#9th。既像是曆史科普,又像是旅遊導覽,還有許多有關大運河申遺的內容,雖略顯散亂,但讀來總是有收獲的。
評分##3.4????…前院長信手拈來的講述運河的曆史及周邊,很科普,不過其實不知道是不是他隻是更擅長這樣的傳播。一方麵確實感激真的把故宮上瞭一個熱度一方麵其實對於粗製濫造的古建維護深錶意外以至於每次去瞭都會生氣居然做這麼差…所以,留多些時間看看吧。
評分2022#9th。既像是曆史科普,又像是旅遊導覽,還有許多有關大運河申遺的內容,雖略顯散亂,但讀來總是有收獲的。
評分##配上大運河的地理圖就更容易理解瞭!
評分##摘抄:“中國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構成。”“建造紫禁城的許多建築材料,都是通過運河運到北京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整座北京古城都是從運河上漂來的。”其實這幾句話,濃縮一下就是書名。書中還介紹瞭一些與大運河有關的城市、文化等內容。
評分##2021.05.09 圖書館郵寄。恰逢現在開展運河保護
評分##科普文,可以瞭解很多曆史,人文,故宮前院長還是非常有情懷的!
評分##這本書的切入點新奇而討巧,但真正的價值在於,從物流的意義上看一個城市的興起,這種視角的啓發性,其實更有待於深入和發揚。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應該更為簡化,對於古典時代的核心,就應該看物質流動的實際影響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