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诗的关系问题的复活♦♠
♣◐真正人类语言之圆舞◐♥
♣♥面向海德格尔与本雅明的隐秘对话♥♣
♠♦「思想只有承担“诗的遗产”,才能朝向“散文的理念”」♦♠
♠♦阿甘本美学三部曲(《语言与死亡》《诗节》《散文的理念》)之终章♦♠
♣♥几十个碎片式的分析,寓言、格言、谜语、短故事,以及各种人们如今不再使用的“简单形式”,阿甘本的批评实践就在这些“离题”的作品中展演,而这种离题乃是本雅明式批评必不可少的部分。♥♣
================================
本书是阿甘本的美学专著。通过对诗歌、散文、语言、政治、正义、爱与羞耻等主题的一系列碎片式分析,他进入了哲学与诗歌的区别这一主题。这些碎片式的论述没有形成贯穿全文的一致说法,但逻各斯的限制在此被打破,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区别不再明显。
阿甘本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包括寓言、格言、谜语、短故事,以及各种我们如今不再使用的“简单形式”,在实践中演示出一种批评方式——它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经验、一种觉醒,在这里,思想的问题成为诗的问题。
##其实翻译不大行
评分###2020042#???? 在阿甘本的美学迷宫里汇集了他对文学艺术的哲理思考,这些碎片式的分析带入到纯粹的理念中。「通过认识不可知的东西,我们知道的不是某种关于它的东西,而是某种关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走入这座迷宫并非迷失自我,反而在蜿蜒曲折中,挖掘出了此前被遮蔽的那个自我。
评分##维持一种隐藏,才会有揭露,维持一种遗忘,才会有记忆:这就是灵感,就是使人、词和思想相互一致的缪斯的狂喜。思想只有迷失在这种潜伏中,只有在它不再看到它的物的情况下,才接近物。在思想中被听写的就是这个:辩证的隐彍/揭露、遗忘/记忆,如此,词才能到来,才能不仅仅为主体所操纵(显然,我不可能给自己灵感)。(第25页)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通过对诗歌、散文、爱与正义等多个卡夫卡文学中的形式与主题一系列碎片化真知灼见地分析,指出了这些看似明确,但又难以精确地言说的重要概念才是哲学理念得以萌发的根本所在。
评分##很挑读者的断片式写作,文本读起来带有阿甘本特有的语焉不详又正中要害的恼人风格,仔细一看其实又能发现不少篇章像是《潜能》这样的文集里那些专文的前置性笔记,所以看的时候要结合相应的长文去读,不然难免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