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屋書店何以成為“朝聖之地”,它的經營秘訣是什麼?一傢所在城市僅5萬人口的圖書館,全年進館人數為何能超過100萬人次?在實體店舉步維艱的今天,賣場如何纔能成為“生活方式提案店”,讓顧客怦然心動,成為忠實粉絲?
1985年,增田宗昭創立瞭CCC公司,三十多年來,從實體書店、圖書館,再到購物中心和傢電領域,蔦屋不僅是在打造一個文化實體,更是在推行一種未來的生活方式。它的創新經營已經成為文化行業乃至新零售的標杆,成為眾多經營者和企業的取經之所。
這本書是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的經營哲思錄,對蔦屋的經營理念、零售哲學、人力資源和組織管理進行瞭梳理。在互網流量紅利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各大電商在綫下市場攻城略地之際,作者的經驗,無疑可以帶來很多啓發。
◎ 編輯推薦
☆ 32開全彩裸脊鎖綫(可完全攤平),內含大量精美圖片,360度展示最美書店蔦屋如何為生活提案。
☆ 蔦屋書店是如何創造讓顧客怦然心動的生活方式的?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親授工作心法。
☆ 從第一傢蔦屋書店,到成為一個以生活方式為核心的大型文化和創意集團,增田宗昭的經營哲學究竟是什麼?
☆ 在新零售這個領域,日本的蔦屋書店,無疑是先行者和範本。從實體書店、圖書館,再到購物中心,蔦屋和增田宗昭早已經成為文化行業的實體巨頭和標杆。
##博客隨筆
評分##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彆老想著賺錢。是員工的成長讓公司成長。
評分 評分【藏書閣打卡】蔦屋書店老闆的博客集,本想看看他關於經營書店的完整的方法論,結果書中寫書店的經營內容並不多,倒是關於企劃方麵的內容很多,纔發現作者原來主要從事企劃行業,而且這本書並不是教你“怎麼做”的書,而是教你“怎麼想”,算的上市一種“經營哲學”。這個更多的和作者的性格和個性有關,彆人學也學不會。就好比國內現在一些新的書店也裝修成蔦屋書店的風格,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一個賣書的場所,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很多細節差得遠,整體上看特彆像,但是盯住一些細節的地方放大觀察會發現差的很遠;另一方麵是硬件水平雖然能跟上但是軟件還是不行,為顧客服務的能力還差得多,所以國內的書店要想有能達到這種水平的,還真是挺睏難的。
評分##善於思考 革新 站在顧客角度考慮 保持活力 創造價值。 這本書是增田宗昭10年來寫的近1500篇博客裏麵挑選的內容,單就這一條來說就非常瞭不起。
評分 評分 評分##2020年的第844本 好看,我覺得日本人真是很擅長寫經營乾貨…第一,具有“顧客價值”,也就是企劃方案能夠獲得顧客的支持; 第二,具有讓有錢的人想要購買的“收益性”,也就是“能夠暢銷的企劃”; 第三,該企劃的實施有助於員工及與企劃相關人員的成長進步,也就是能夠幫助公司成為世界最好的企劃公司; 第四,該企劃可以使社會變得更好,也就是能夠為社會做齣貢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