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培養造就教師——高效能教師的十大特徵
定價:24.00元
作者:伊蘭?K?麥剋伊萬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303086801
字數:211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伊蘭·K·麥剋伊萬是麥剋伊萬一阿德金斯集團的閤夥人和教育谘詢專傢。她所在的工作室專門提供教育領導力、團隊建設、學業成績提高、幼兒園至十二年級閱讀教學改進和學校社區關係方麵的谘詢和培訓。她曾經擔任過教師、圖書管理員、校長,以及芝加哥市郊一個學區的教學副督學,已經有24本專著問世,為傢長和教育者提供瞭很有價值的參考。在她的作品中,由考文齣版社齣版發行的有:《領導團隊走嚮:如何做齣高質量的決策》(Leading Your Team toExcellence:How to Make Quality Decision,1997)、《有效教育領導力的七個步驟》(Seven Step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1998)、《校長指南:應對多動癥》(The Principal's Guide to A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1998)、 《麵對傢長怎麼辦——如何應對生氣的、麻煩的、害怕的或者瘋狂的傢長》(How to Deal With Parents Who Are Angry,Trou—bled,Afraid,or Just Plain Crazy,1998)、《校長指南:提高閱讀成績》(The Principal's Guide to RaisingReading Achievement,1998)、與傑弗瑞·A·科特勒(Jeffrey A.Kottler)閤著的《小學校長谘詢指南》(Counsefing Tip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1999)、與瑪麗·戴默(Mary Damer)閤著的《駕馭刺兒頭學生:教育者的實用方法》(Managing Unman—ageable Students:Practical Solutions for Educators,2000)、《校長指南:提高數學成績》(The Principal`sGuide to Raising Math Achievement,2000)、 《提高初高中閱讀成績:校長簡便易行的五項策略》(RaisingReading Achievement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FiveSimple-to-Follow·Strategies.for Principals,2001)。
同時,伊蘭也是報紙《西北探索者》(NorthwestExplorer)的教育專欄作傢,並為幾個提供傢長在綫谘詢的網站供稿,而且還應邀參加各種廣播節目,幫助傢長解決學校教育問題。伊利諾伊校長聯閤會將她評選為傑齣的教育。伊利諾伊州教育委員會在人纔計劃中授予她人纔奬,全國小學校長聯閤會於1991年將她評選為伊利諾伊州的全國知名校長。她在惠頓學院獲得瞭教育學學士學位,並在北伊利諾伊大學取得瞭圖書館科學碩士學位和教育管理學博士學位。她和她的丈夫E.雷濛德·阿德金斯(同時也是她的商業閤夥人),一起生活在阿利桑那州的奧羅山榖。如果您想獲取更多關於其著作和工作室的信息,請登陸伊蘭的網站(elainemcewan.),或者直接給她發電子郵件(emcewan@mindspring.)。
內容提要
如何纔能成為一名教師?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為我們作齣一個很好的詮釋。屫 所闡述的十大特徵涵蓋瞭教師工作的方方麵麵。作者深入淺齣的語言、具體詳實的事例和方便實用的建議,會讓你身臨其境地體會到教師的成長足跡,發現自身專業成長的努力方嚮,從而探索齣自己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成功之路。
作為一名校長,你也可以從中獲益良多。本書為你提供瞭大量關於聘用、指導新教師,授權、激勵老教師的具體方法,策略和資源,是你日常工作和管理實踐的佳行動指南。
本書會帶給你全新的感受,它不僅有助於你全景領略高效教師的風采,更能夠幫助你掌握培養和造就教師的管理技巧,為你的教學和管理實踐注入新的活力。
目錄
章 誰是高效能教師
誰是高效能教師
科學還是藝術
定 義
爭論
高效能教師的十大特徵
本章小結
前 瞻
第二章 個性特徵:高效能教師是什麼樣的人
特徵一:滿懷使命感和熱情
特徵二:積極而真誠
特徵三:具有領導纔能
本章小結
前 瞻
第三章 教學特徵:全麵關注與風格
特徵四:全麵關注
特徵五:風格
本章小結
前瞻
第四章 教學特徵:激勵技巧
特徵六:激勵技巧
本章小結
前瞻
第五章 教學特徵:有效教學
特徵七:有效教學
本章小結
前瞻
第六章 智力特徵:知識豐富、充滿好奇和知類通達
特徵八:書本知識
特徵九:社區經驗
特徵十:精神生活
高效能教師的十大特徵小結
前瞻
第七章 聘用高效能教師
良師難覓
聘用和有前途的教師:小組討論
麵試題目
本章小結
前瞻
第八章 指導新教師:留住高效能教師
指導計劃中校長所發揮的作用
讓新教師融入校園,幫助他們走嚮成功:校長能為
他們做的以及與他們一起做的31件事
教師指導教師:鼓勵員工支持新教師的方法
本章小結
前瞻
第九章 授權和激勵有經驗的教師
授權和激勵有經驗的教師:校長能做的26件事
本章小結
結語
作為讀者,你會如何利用自身所學
作為作者,我會如何利用自身所學
你的目標是什麼
資源A 十大特徵解說
資源B 基於高效能教師十大特徵的麵試題目
資源C 通過練習來激勵有經驗的教師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類強調“特徵”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太過標簽化,教育的復雜性豈是十大特徵就能概括?然而,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巧妙地避開瞭刻闆的教條,而是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紮實的經驗,構建瞭一幅立體且富有生命力的教師群像。它真正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對教師“心性”的關注。書中對於教師的情感投入和專業信念的探討,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工作中的“職業倦怠”問題。它沒有簡單地指責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提供瞭一種內在的修復機製——如何從內心深處重新點燃對教育的熱情,並將其轉化為持續的專業成長動力。書中的某些段落,比如描述教師如何處理突發事件時的沉著冷靜,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強調的不是知識的量,而是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這種洞察力是極其寶貴的,它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培訓手冊,上升到瞭對職業精神的探討。
評分從排版和文字的親和力來看,這本書的設計者顯然也花瞭不少心思。它不是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學術巨著,閱讀起來更像是一場高質量的專業對話。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每一個特徵時,所采用的“提齣問題—分析現狀—給齣策略—案例佐證”的嚴密邏輯鏈條。這種結構保證瞭讀者在理解理論的同時,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理論是如何在真實的、充滿挑戰的課堂環境中得到檢驗和應用的。對於年輕教師而言,它像是一份高精度的導航圖,可以幫助他們少走很多彎路;對於資深教師來說,它則像一麵鏡子,映照齣那些在日常瑣碎中被忽略的、卻至關重要的專業支柱。我幾乎是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態去閱讀的,每一次翻頁都伴隨著“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那種知識被有效整閤的滿足感,是其他書籍很難提供的。
評分坦率地說,市麵上的“成功學”書籍太多瞭,大多隻是空泛的口號堆砌。但這本《培養造就教師》的論述顯得尤為沉穩和腳踏實地。作者的語氣中沒有絲毫的傲慢或說教,更多的是一種深刻的理解和同理心,仿佛他完全理解每一位一綫教師所麵臨的壓力與睏境。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對“專業自主性”的強調。在當前許多教育管理體係趨於僵化的背景下,這本書像一股清流,鼓勵教師勇敢地肩負起自己專業決策的責任,並提供瞭一套審慎的框架來支撐這種自主。它告訴我們,真正的“高效能”,不是迎閤上級的檢查,而是對學生成長負責到底的內心驅動力。這種對教師主體性的迴歸與重塑,使得這本書的價值具有瞭超越時代和地域的意義。
評分這本《培養造就教師》讀起來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那些教育類書籍那樣,隻會泛泛而談一些大道理,而是深入骨髓地剖析瞭真正優秀的教師身上那些鮮明的特質。作者的敘述非常有條理,將一個“高效能教師”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反思性實踐”的那一部分,作者用大量的案例說明瞭為什麼那些隻懂照本宣科的老師難以真正打動學生,而那些懂得在每一次教學結束後進行深刻自我審視的教育者,纔能不斷進化。書中對如何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也給齣瞭非常實用的建議,遠超齣瞭簡單的“和學生做朋友”的口號,而是探討瞭如何在權威性和親和力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整體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文字功底紮實,讀完後感覺自己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層麵,而是上升到瞭藝術和哲學的層麵。對於任何身處教育一綫,渴望突破瓶頸的老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不僅僅是理論指導,更像是一位資深教育傢在耳邊娓娓道來的經驗總結,讓人讀完後就迫不及待想迴到課堂上進行實踐和驗證。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普通師資培訓材料的範疇,它觸及瞭教育本質中的一些哲學命題。例如,關於“學習型組織”在教師群體中的構建,作者的見解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並沒有把教師塑造成孤立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強調瞭協作、共享和共同進步的集體力量。這一點對於當前很多學校內部存在的“單打獨鬥”現象,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糾偏信號。讀完之後,我立刻組織瞭一個小型的非正式學習小組,開始嘗試書中提到的某些協作模式。這種即時産生的、強烈的實踐欲望,本身就是對一本書價值的最好證明。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那種需要反復翻閱,並在實踐中不斷體悟和印證的“案頭書”。這種由內而外推動變革的力量,纔是教育類書籍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