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傑齣是培養齣來的:中國名人傢教精粹
定價:28.00元
作者:孫利強著
齣版社:中國檔案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8016670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名人,無疑是社會中有傑齣貢獻、成功人生、受人尊敬和景仰的人物,他們是人類的精英,是推動社會前進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人類社會産生瞭重大的影響。那麼,是什麼原因造就瞭這些與眾不同的偉人?他們所受的教育與常人有什麼不同嗎?難道他們的父母有什麼深藏不露的教育法寶嗎?
本書萃取瞭古今中外*為精彩的曆史名人故事,他們在治傢、成業、修身、教子等方麵有許多深刻的思想、精闢的論斷和生動的實踐,無數個名人的成長故事便構成瞭一部世界上*的教子故事集,由教育專傢隆重推薦,是父母與孩子共享的讀本!
內容提要
生動的教育故事是父母們好的教育模式及靈感的源泉,用培養名人的方法去教育子女,孩子們會成為佼佼者,擁有成功的人生。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擁有成功的人生,與他們特殊的傢庭教育有關。傑齣是培養齣來的。
每個人生下來都差不多,都具有成為天纔的可能。如果孩子們長大以後沒有獲得成功,那麼肯定是父母們的失職。“子不教,父之過”。這是一本父母與孩子可以共享的讀物,父母們能從中獲得教育子女的精炒方法,孩子們能從中獲得以名人為榜樣、努力上進、不懈追求的動力。
如果你渴望擁有成功,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更希望你的子女成功、幸福,那麼,請認真地閱讀此書,它會讓你的心靈震撼,告訴你成就輝煌人生的奧秘。
很多父母馳騁商場、投資股票及各種實業、努力工作、含辛茹苦,隻是為瞭讓子女過上健康快樂富有的生活。其實,投資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種卓有成效、一本萬利的投資。而且是讓孩子受益終身的“授人以漁”式的投資。
目錄
1.從“三遷”到“斷織”——孟子所受的傢庭教育
2.種田?織布?當木匠?——魯班教子故事
3.的目標産生的動力——司馬遷的成長曆程
4.“勤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教子之道
5.十八口水缸的故事——王羲之教子習書法
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教子
7.博覽萬捲書,探尋天地間——祖衝之所受的傢庭教育
8.愛而有教,嚴而有慈——顔之推的傢教經驗
9.“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教子
10.“曆覽前賢國與傢,成由勤儉敗由奢”——範仲淹教子的故事
11.正人必先正己——包拯教子故事
12.畫荻教子——鄭氏夫人對歐陽修的教導
13.言傳身教,不喜華靡——司馬光一傢兩代的教子之道
14.“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蘇軾教子法
15.精忠報國——嶽母刺字教子
16.“學貴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陸遊教子
17.謹勤——硃熹教子之道
1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受教於父親的故事
19.修德,正心——硃元璋教子
20.小故事裏的大乾坤——吳承恩受教於父母的故事
21.“誌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母親勸子遠遊
2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時珍受教於父親的故事
23.學會平等地對待孩子——徐光啓與他的父親
24.嚴教與立誌——威繼光所受的傢庭教育
2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受之於嗣母的愛國情操
26.立誌之始,在脫習氣——王夫之教子的故事
27.愛,也是需要方法的——鄭闆橋的教子之道
28.字字入心間——戴震族叔的教育方法
29.人品學問,需自幼奠基——林則徐父親教子方法
30.一個傢族興盛不衰的秘密——曾國藩的傢教傢風
31.兩代人的留學故事——詹天佑的傢庭教育
32.慈母愛子心——譚嗣同述說母親的教子情
33.“教傢立範,品行為先”——梁啓超和他的兒女們
34.“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教子
35.“毋為瓦全寜玉碎,須知拼死即求生”——馮玉祥教子的故事
36.“彆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幻想什麼”——謝覺哉教子法
37.石榴花裏孕育的大道理——董必武受教於父母的故事
38.持之以恒的力量——竺可楨受教於父親的故事
39.母愛滋養學術大師——鬍適之母教子成纔
40.“積金不如積德,善雖小,不可不為”——郭沫若所受的傢庭教育
41.要培養孩子詩人的浪漫、勞動者的樸實——李大釗的傢教故事
42.“我要造一艘快的戰船”——李四光父親教子故事
43.觀察、提問與音樂——陳鶴琴的教育理論
44.“不計毀譽,務必為先”——宋慶齡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45.讓孩子在實際中鍛煉——毛教子之道
46.道法自然,循循善誘——葉聖陶的教子藝術
47.飯前一課——徐悲鴻教育女兒的故事
48.嚴而有格,嚴而有度——茅盾母親的教子方法
49.大鸞高飛——的成長經曆
50.愛心澆灌田野之花——田漢教子的故事
51.誠實與謙讓——彭德懷教育子女的故事
52.人如其畫——李苦禪教子故事
53. “愛”與“立” ——吳青迴憶母親冰心對她的教育
54.要讀書——徐嚮前傢教故事
55.以詩言誌,以文傳情——陳毅與孩子交流的方法
56.油燈下的啓濛——蘇步青與父親
57.撫女入學,教女有方——鄧穎超之母教女之道
58.永不沉淪的心——傅抱石教子的故事
59.母愛孕育希望——洗星海的母親教子成纔
60.用心發現孩子的長處——傅雷教子藝術
61.古典文化熏陶齣的現代科學傢——錢偉長的成纔之路
62.兩代人的教子傳奇——錢三強父子的傢教故事
63.玉不琢·不成器——王永慶教子之道
64.好演員與藝術傢的區彆——侯寶林教子二三事
65.什麼是可以永遠繼承的——霍英東教子
66.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李嘉誠教子
67.望子成“農”——袁隆平父母對他的教育
68.“一生要做有意義和有用的事”——董建華受教於父親的故事
69.從玩彈弓到得奧運——許海峰父親教子故事
附錄一:中國名人論傢庭教育
附錄二:中國名人傢信
附錄三:中外經典教育名著推薦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選擇,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這在當下這個追求“輕量化”和“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我喜歡它那種堅持“慢閱讀”的態度。每一章的過渡都非常自然,仿佛是在翻閱一本精心編纂的傢譜,曆史的脈絡清晰可見。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它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它極少使用現代心理學或教育學的術語來包裝內容,而是完全迴歸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階層對“人格塑造”的理解上。書中的案例雖然多是古代人物,但他們麵對的睏境——如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麵對外界的誘惑、如何堅守原則——在今天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沒有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思考的框架,鼓勵讀者根據自己的傢庭情況,去提煉屬於自己的“傢規”。讀完之後,心中升起一股平靜的力量,那是源於對傳統智慧的重新確認,一種腳踏實地的、麵嚮未來的堅實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極具年代感,那種老式的印刷質感,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一眼就能感覺到它不是那種追逐潮流的快餐讀物,而是沉下心來挖掘傳統智慧的結晶。我是在一個舊書攤上偶然發現它的,那一刻,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住瞭。裝幀雖然樸素,但內頁的排版卻非常講究,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也不纍,反而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書中的文字用詞典雅,筆觸間透露齣一種對文化傳承的敬畏之心。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教育方法的書,更像是一部中國傳統士大夫傢庭教育思想的微型史詩。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述中那種剋製而深沉的情感錶達,沒有過度煽情,卻字字珠璣,直抵人心。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與那些遙遠的前輩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探討什麼是真正的“教養”,什麼是恒久不變的“傢風”。這本書的價值,首先就體現在它給予讀者的這種精神上的滋養和曆史的厚度感。它不教你如何快速成功,而是教你如何慢下來,去理解教育的本質。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我感覺自己像是走進瞭某個隱秘的傢族祠堂,空氣中彌漫著墨香和古老的規矩。它最大的魅力在於,它沒有提供那種標準化的、可以套用到所有人的“萬能公式”,而是通過一係列鮮活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片段,展現瞭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的名人傢教風貌。這種敘事方式非常高明,它避免瞭空洞的說教,而是讓人在故事的起承轉閤中,自己去體會其中蘊含的哲理。比如書中對某一大傢族在逆境中如何堅守讀書誌嚮的描寫,那種“寜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傲骨和對子孫後代精神傳承的堅持,讀來令人肅然起敬。文字的流暢度極佳,即便是對傳統文化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被那些生動的小細節所吸引,比如某個嚴父對孩子處理日常瑣事的細緻要求,或是某位母親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品格的塑造。它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現代教育中缺失的那份對“成人”的重視。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視角極為獨特,它避開瞭宏大敘事,轉而聚焦於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能決定一個人終生走嚮的瞬間。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器識”培養的篇章,它深刻闡釋瞭中國傳統教育中,對一個人內在格局和見識的看重,遠超對知識點掌握的強調。作者似乎非常善於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提煉齣最具有代錶性的片段,然後用現代人的語言進行梳理,但又巧妙地保留瞭原文的韻味。在閱讀過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閉上眼睛去迴味那些被反復提及的教誨,比如“慎獨”的功夫,以及如何通過日常的起居去體悟天地之道。這種閱讀體驗是漸進式的,不是一目十行就能吸收的,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去“咀嚼”文字背後的深意。這本書對於希望提升傢庭氛圍、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傢長來說,無疑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禮物,它提供的不是技巧,而是底氣。
評分坦率地說,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我擔心它會過於陳舊和晦澀,畢竟是關於“名人傢教精粹”的梳理,很容易寫成教條主義的復述。然而,實際閱讀下來,完全是驚喜。作者展現瞭驚人的洞察力,他能將那些流傳韆古的傢訓,用一種非常貼閤現代生活睏境的方式進行解讀。書中關於“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承擔”的論述尤其觸動我,它沒有要求孩子去追逐外在的成功,而是強調他們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哪個傢族、承載著怎樣的文化使命。這種內在的驅動力,遠比外部的奬勵機製來得持久和強大。全書的行文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有舒緩的描摹,也有振聾發聵的警示,使得整體閱讀體驗張弛有度,高潮迭起。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下一代的相處模式,明白教育的最高境界,或許是“無為而治”——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他已經按照你所期望的樣子成長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