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着数年吉他经验的玩家,我购买这类“大全集”类教材,通常是用来查找一些冷门但经典的曲目的和弦走向,或者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我对曲谱的准确性和和弦的丰富度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这本书在“流行歌曲大全”这个宣传点上,给我的体验是非常割裂的。曲目数量虽然庞大,但翻阅起来效率极低,因为缺乏一个清晰的、按风格、年代或者难度划分的索引系统。你必须一页一页地翻找,才能定位到你想要的某首歌。更致命的是,我发现至少有三首我非常熟悉的歌曲,它的核心副歌部分的和弦进行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可能是转调错误,也可能是原曲中那个标志性的“借用和弦”被完全遗漏了。对于一个声称是“教材”的书籍来说,这种基础性的错误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它不仅误导了学习者,也极大地损害了这本书的公信力。我甚至怀疑,这些曲谱是不是只是从网络上抓取后,未经专业乐理人士核对和校正就直接出版了,缺乏一个严谨的编辑流程。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追求弹奏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这本书的价值微乎其微。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作为一个桥梁,连接我现有的基础指法和真正能登台演出的水准。我尤其看重“湖南文艺出版社”这个背景,总觉得出版社级别的出版物在内容审核和专业性上应该更有保障。但拿到实物后,第一个强烈的感受是,这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实在是有些对不起它的定位。翻阅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纸张的韧性不足,而且油墨的印制清晰度也不够稳定,某些页面的低音符或者高音符的标记有时会显得有些模糊,这对于需要精确阅读谱子的弹唱者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干扰源。更别提,曲谱的简化程度了。很多流行歌曲的精髓在于其独特的伴奏织体和副歌的爆发力,但在这本书里,几乎所有歌曲都被“一刀切”地简化成了最基础的“下-下上-上下上”这样的万能扫弦模式,这让所有歌曲听起来都带着一种廉价的、千篇一律的“教材味”。我尝试用书上给的和弦进行去套一些比较复杂的歌曲时,发现很多歌曲的和弦走向都被为了凑数而进行了粗暴的修改,导致原有的情绪表达完全丧失。这不是教学,这简直是在“填数”,缺乏对音乐灵魂的尊重和呈现。
评分这本号称“吉他弹唱222首流行歌曲第二季”的教材,说实话,我对它的期待值其实挺高的,毕竟名字听起来就涵盖了大量的曲目,对于想快速积累弹唱曲库的吉他爱好者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然而,实际体验下来,我得说,这书的“222首”可能只是个数字,内容上的深度和实用性,真的需要打个问号。首先,就曲谱的排版和易读性来说,虽然它标注了“简易吉他弹唱曲谱”,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有些和弦的转换和指法的标注依然显得过于密集和跳跃。我尝试弹奏其中的几首比较热门的歌曲时,发现为了在一页内塞进更多的内容,很多关键的节奏型和扫弦的说明都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一个基本的示意图,真正的“精髓”——也就是让弹奏听起来更接近原版的那种细微处理,是完全缺失的。这导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摸索那些本该在教材中清晰呈现的细节。而且,曲目的选择上,虽然流行是主打,但风格的均衡性很差,很多曲子都是几年前的“老歌”,对于当下热衷于新潮音乐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大打折扣。整体感觉,它更像是一个曲谱的“速成集合包”,而不是一个系统性的、能够指导你提升弹唱技巧的教材。如果只是想找点谱子应付一下聚会,也许勉强能用,但想通过它真正系统地提升自己的弹唱能力,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评分我对教材的期望是它能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特别是针对“弹唱”这个环节,节奏型和歌词对齐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这本书在“简易”二字上做得有些过火,达到了“过度简化”的地步。它似乎只关心你能把吉他抱起来,然后用最简单的扫弦把歌声盖住就行了。很多歌曲,特别是那些节奏感强烈的R&B或者偏摇滚的流行曲,它们需要的那些切分音、闷音技巧,完全没有被提及。书里给出的节奏模板,基本就是针对民谣慢歌设计的,强行用这种节奏去弹奏快歌,只会让听众觉得非常别扭,像是强行把一双跑鞋套在了一个跳水运动员的脚上。此外,针对弹唱者最关心的“如何处理间奏”和“如何设计自己的间奏”,这本书也完全避而不谈,只是机械地重复主歌或副歌的和弦循环。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歌词+和弦对应表”,而非一本真正的“弹唱教材”。真正的弹唱教学,应该教会你如何“编配”,如何根据歌手的原版处理方式,自己简化或润色,但这本书显然没有提供任何“思考空间”。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有一部分原因是冲着它的“第二季”这个名字去的,希望能看到第一季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升级,例如增加对指弹伴奏的介绍,或者加入一些更高阶的指弹和弦的应用。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是机械性地填充了更多曲目,而没有在教学方法论上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或创新。它的核心逻辑依然停留在最基础的和弦替换层面上,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C、G、Am、F这些万能和弦的进阶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价值会直线下降。我甚至注意到,在一些和弦图示的标注上,出版社似乎依然沿用了非常老旧的、非标准的符号体系,这对于现在习惯于App或现代教程界面的年轻吉他手来说,学习曲线又被拉高了。如果一个教材的更新仅仅是换了一批歌曲名单,却对教学方法和用户体验上的痛点视而不见,那么它就失去了持续迭代的意义。我希望出版社在未来的版本中,能真正关注如何用更现代、更高效的方式去呈现这些流行金曲,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数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