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自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山东省蔬菜良种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蔬菜分团副团长、山东同艺学会秘书长、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持育成了**、高产、抗病、适合设施栽培的厚皮甜瓜新品种6个及早熟**西瓜新品种5个。主持完成的“设施专用西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完成的“山东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及相关技术研究”获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章 西瓜新优品种
**节 选择品种的原则
一、选用适宜棚室栽培的品种
二、根据栽培茬口选用品种
三、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品种
第二节 新优品种
一、早春红玉
二、小兰
三、京秀
四、黑美人
五、京欣1号
六、京欣2号
七、西农8号
八、鲁青7号
九、金星
十、全美2k
十一、郑抗无籽3号
十二、墨童
十三、蜜童
第二章 棚室栽培技术
**节 棚室春早熟栽培技术
一、育苗技术
二、定植技术
三、定植后管理
四、成熟鉴别及采收
第二节 棚室秋延迟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品种
二、培育壮苗
三、定植
四、定植后管理
第三章 棚室西瓜病虫害防治
**节 病害防治
一、西瓜枯萎病
二、西瓜蔓枯病
三、西瓜炭疽病
四、西瓜白粉病
五、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六、西瓜病毒病
第二节 害虫防治
一、烟粉虱
二、瓜蓟马
三、瓜蚜
四、叶螨
第四章 生产中常见问题
一、僵化苗
二、无头苗
三、叶片边缘黄化
四、接穗萎蔫
五、畸形瓜
六、裂瓜
七、白筋(或黄筋)果
八、空心瓜
刚拿到《棚室西瓜栽培新技术/画说三农书系》这本书,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那种朴实又不失科技感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翻开书页,发现内容果然不负众望。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西瓜品种选择和嫁接技术的讲解所吸引。现在市场上西瓜品种琳琅满目,很多农民可能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当地条件、最有市场潜力的品种。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南,从抗病性、产量、口感,到耐贮运性,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嫁接技术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可是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技术。虽然之前也听说过嫁接,但总觉得有些神秘,这本书用生动的图文方式,把嫁接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都一一呈现出来,让我感觉自己也能学会一样。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西瓜膨瓜期管理、疏果、整蔓等细节,这些看似微小的工作,往往是决定西瓜最终品质的重要环节。读完这部分,我对如何种出品质优良的西瓜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为将来如果有机会尝试种植西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棚室西瓜栽培的新书,书名叫做《棚室西瓜栽培新技术/画说三农书系》,本来是抱着学习点新知识、提升点技术的心态去翻阅的,没想到却被书中描绘的农业发展景象深深吸引,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农业的大门。虽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栽培技术,但我更被它背后所蕴含的“三农”情怀所打动。书中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和图解,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人促膝长谈,娓娓道来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将一项项看似普通的农事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辛勤耕耘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业,让曾经的“看天吃饭”变成了“精准可控”。无论是温室的温度、湿度调控,还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亦或是品种的优化选择,都呈现出一种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趋势。这让我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未来从事农业生产充满了憧憬。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导书,更是一份关于希望和未来的“画卷”,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智慧和活力,也传递了国家对“三农”事业的重视和投入。
评分最近接触到一本名为《棚室西瓜栽培新技术/画说三农书系》的书,它给我带来的触动远不止于农业技术本身。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乡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观察者,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书里描述的不仅仅是“如何种好瓜”,更多的是“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农村焕发新的生机”。它打破了我对传统农业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种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农场的案例分析,我看到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何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对于提高农户的收入至关重要。同时,书中的“画说三农”系列定位,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和理解。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们看到,即使在最普通的土地上,通过科技和创新,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这本书让我对“三农”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评分在阅读《棚室西瓜栽培新技术/画说三农书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精细化程度。书中对棚室环境的细致描述,例如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强度、昼夜温差、空气湿度的精确要求,让我认识到“天时地利人和”在现代农业中的体现。它不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而是建立在科学数据和生物学原理之上。书里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倡导的是一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合理的农事操作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长远的意义。例如,书中提到的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以及通过诱虫灯、黄板等物理手段进行监测和防治,都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施肥管理的科学性,如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西瓜的生长需求,进行精准施肥,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科学、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利用科技改造自然的智慧。
评分这本《棚室西瓜栽培新技术/画说三农书系》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一直以为棚室西瓜就是搭个大棚,然后种上瓜就行了,但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里面学问这么大!书里介绍的那些关于温室结构的优化,如何让光照更均匀,如何保温,还有空气流通的设计,都让我觉得特别新颖。特别是提到的一些智能化的监测和调控设备,简直就是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搬到了现实。想想看,只要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掌握西瓜的生长环境,还能远程操控,这对于像我这样对新技术感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酷了!而且,书里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也很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不再是简单地依赖化学农药,这让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愿意尝试这种环保健康的种植方式。书中的插图也画得特别精美,形象生动,把一些复杂的技术原理都解释得通俗易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觉得,种西瓜这件事,一点也不比高科技产业逊色,反而充满了科技感和创新性,让人跃跃欲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