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玉米抗逆减灾栽培
定价:39.00元
作者:李少昆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8264950
字数:281000
页码: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为实现我国玉米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针对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逆境与灾害性问题,编者编写了《玉米抗逆减灾栽培》一书。全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对玉米生产不利的各种逆境因素与灾害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危害机理及其应对措施,涉及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规律、生态环境因素与玉米生产的关系及协调技术、玉米抗逆优良品种的合理使用等,同时也对玉米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玉米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灾害和逆境,重点介绍其发生规律、危害机理、诊断指标及抗逆、防灾、减灾对策与栽培技术,并提供了大量相关图片。全书由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制约因素、非生物逆境、生物逆境、营养缺素与防治、生长发育异常以及抗逆栽培技术等六章组成。
本书的实用性突出,知识性较强,是一本比较系统的有较强操作性的玉米抗逆减灾工具性图书。本书可供各级农业生产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玉米种植户学习使用,也可供农业科研人员与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少昆,农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石河子大学教授,全国农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玉米首席专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作物超高产研究协作网秘书长,全国玉米栽培学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栽培生理与作物信息科学
文摘
序言
这本《玉米抗逆减灾栽培》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农业生产。我一直认为,农业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而这本书则教会了我如何在“顺应”的基础上,主动去“适应”和“抗衡”自然的挑战。书中对玉米抗逆性的讲解,不再是枯燥的生理生化反应描述,而是将其巧妙地与实际栽培管理相结合。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减灾”的理念,它让我意识到,农业不仅仅是追求产量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保障收成。书中提到的很多措施,比如调整播种时间、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优化田间管理等等,都体现了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曾经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着他对玉米栽培的深刻见解。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位想要在玉米种植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业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解答玉米种植中各种疑难杂症的书籍。这本《玉米抗逆减灾栽培》无疑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玉米在各种不利环境下生理响应的阐述感到震撼。它不仅仅描述了玉米会“怎么样”,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书中在讨论如何提高玉米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抗热基因以及相应的栽培管理策略,这让我对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玉米的生长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书中对土壤健康管理和养分供给的论述也十分到位,它强调了土壤作为玉米生存基础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措施,指导读者如何改善土壤质量,为玉米的抗逆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清晰,让我对玉米的抗逆栽培技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充满了希望。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关于玉米抗逆性的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如何提高玉米在极端天气下的产量很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往往太理论化,读起来很晦涩。这套书就不一样了,它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详细讲解了玉米在面对干旱、洪涝、低温等逆境时的生理反应,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栽培措施来增强其适应能力。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土壤改良、优化播种密度、合理施肥灌溉等内容,都结合了大量的实践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在实际种植中如何操作。特别是关于选育抗逆品种的章节,虽然我不是育种专家,但它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对接下来的育种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在田间地头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读起来感觉非常真实,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我尤其喜欢它对病虫害防治的讨论,很多都是基于玉米抗逆性的原理来讲解的,这比单纯的农药防治思路更让我信服,也更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玉米的栽培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充满了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评分我对农业科技类的书籍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而这本《玉米抗逆减灾栽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通过阅读此书,我对玉米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有了深刻的理解。书中对各种逆境(如高温、低温、光照不足、土壤盐碱化等)的成因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这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与挑战。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减灾技术和栽培方法。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水分管理的部分,如何在干旱和洪涝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灌溉和排水策略,这对于我们在多变的气候环境下种植玉米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不同生育期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施肥来提升玉米的抗逆性,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全面的玉米栽培知识升级,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种好”玉米,更教会了我如何“保护”好玉米,让它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实现丰收。
评分这套关于玉米抗逆栽培的著作,在我看来,是一部真正从实践出发,又回归到科学根基的优秀作品。我一直对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玉米种植中“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探究。书中对玉米在遭遇旱情、涝情、低温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让我深刻体会到玉米在生存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更令我赞赏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层层深入,揭示了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减灾栽培策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生物抗逆性”的探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而是结合了基因、生理、形态等多个层面,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玉米“自我保护”的生动图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获得了宝贵的农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也让我对手中那片土地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憧憬和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