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學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屬於感覺文化區的研究。第二章“地名與文學作品的空間邏輯”,內容分四部分,圍繞的是“江漢”和“洞庭”兩個地名,強調的其實都是一個空間邏輯的問題。第三章“類型化文學意象的地理淵源”,是筆者關於文學地理的一種嘗試。第四章“‘禽言’與環境感知中的生態呈現”,旨在討論地理意象的深化過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將地理意象看作靜態概念,然後對其展開討論;而這一章則以鳥聲為中心,著重探討地理意象的動態變化。
##隻見文學,不聞地理。相信作者是盡力瞭,但與之前讀過的薛先生比起來,未免枯燥瞭許多,唉
評分##好看。把傳統中國高度經驗化的地理知識在跨學科研究中激活,例證中對唐詩材料的熟稔也足以讓文學專業敬佩。後文三章具體研究引起爭議不稀奇,不可否認在有些材料的解讀上失之粗野,但作者要探討的是地理意象而非詩歌內涵,抱著固守學科思維去讀自然要失望。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文的前言部分係統的論述中國曆史文化地理的關鍵曆程,第一章仍然還是慣常的文學人寫文學地理的論述,作者試圖在其中融閤更多的地理理性元素,於是後三章從動物地理、感覺文化空間地理和類型化形象地理三個維度來詮釋文學地理的味素在曆史進程中的作用。
評分##比湘江那本好。還要更紮實和拙一點,就會厲害。現在隻是好,並不厲害。
評分##請問這本書如何成為第八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奬的,一般般水平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