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杜維明 著,李學軍 編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19

商品介绍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30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295108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杜維明作品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1
字數:204000
正文語種:中文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編輯推薦

  在各個時期,杜維明的思想和著述重點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詮釋儒傢傳統,確立瞭對儒傢精神價值作長期探索的為學方嚮;1978年至80年代末,關懷重心為闡發儒傢傳統的內在體驗和顯揚儒學的現代生命力;20世紀90年代迄今,所關注並拓展的論域有:“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啓濛反思”、“世界倫理”與”印度啓示“等。其自我期許是為21世紀的儒傢哲學做齣貢獻。

內容簡介

  在各個時期,杜維明的思想和著述重點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詮釋儒傢傳統,確立瞭對儒傢精神價值作長期探索的為學方嚮;1978年至80年代末,關懷重心為闡發儒傢傳統的內在體驗和顯揚儒學的現代生命力;20世紀90年代迄今,所關注並拓展的論域有:“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啓濛反思”、“世界倫理”與“印度啓示”等。其自我期許是為21世紀的儒傢哲學做齣貢獻。

作者簡介

  杜維明,祖籍廣東南海,1940年齣生於昆明。1961年畢業於颱灣東海大學中文係,翌年獲哈佛燕京學社奬學金前往美國深造,1968年獲得哈佛大學曆史與東亞語言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1967-1971)和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1971-1981);1981年始任哈佛大學中國曆史和哲學教授,2010年榮休後繼續擔任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在哈佛期間曾擔任該校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和文明係係主任。
  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96-2008年齣任哈佛燕京社社長,2008、2010年分彆當選國際哲學會聯會(FISP)執行委員、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現為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壹 北京訪談
儒傢傳統的現代轉化
傳統文化與中國現實
創造的轉化
認識傳統
超越而內在

貳 上海論學
中國文化的認同與創新
談中西文化比較研究
叁 廬山反思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

肆 麯阜迴顧
孟子:士(知識分子)的自覺
從世界思潮的幾個側麵看儒學研究的新動嚮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儒傢傳統的現代轉化從“軸心時代”看儒傢傳統
  薛湧(以下簡稱“薛”):杜維明先生,從60年代開始你一直對傳統的儒學及其文化價值進行長期的、自覺的反省。我很想瞭解,作為一個主要生活在20世紀後半期的知識分子,你對這一問題為什麼要花這樣大的氣力,進行這樣長時間的思考?有什麼動因?古老的儒學,在今天這樣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中,是否還有它的生命力?
  杜維明(以下簡稱“杜”):關於儒學的精神及其現代命運,在60年代的美國流行著一種說法,有代錶性的思想傢是加州大學的列文森。他們認為,鴉片戰爭以來,由於西方文化的撞擊,代錶中國傳統思想的最突齣的文化遺産越來越沒落,儒學的現代命運已經定型瞭。1905年科舉考試被廢除,1911年專製政體被推翻,1919年中國整個傳統文化又遭到瞭全麵的批判。這樣,儒學所賴以生長的土壤已經喪失,它在中國知識分子中的說服力、生命力正迅速減退。在現代中國,想要宣揚儒學的,多半是一些抱殘守缺的頑固派,或齣於狹隘的國粹主義的舊知識分子。像嚴復這樣的先進思想傢,開始宣揚西化,後來又迴到儒學傳統上來,隻不過是一種保守的傾嚮,不足以反映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發展的大趨勢。總之,儒傢的文化,在20世紀初就逐漸被埋葬,到20世紀中後期自然更無生命力可言。
  這種說法是否能夠成立?從比較文化的角度看,它如果成立,在世界文化的發展中也是一個特例。這裏,我們不妨藉用德國哲學傢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所提齣的一個觀念。他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在世界各地齣現瞭光輝燦爛的精神文明的時代,稱之為“軸心時代”。
  在這個時代,中國齣現瞭孔子、老子、墨子、莊子等一係列思想傢;印度齣現瞭優波尼沙(Upanishad)和佛陀;巴勒斯坦擁有一批希伯來的先知;希臘則産生瞭足以代錶其理性精神的一係列偉大天纔。總之,在軸心時代最初發動的、對人類社會産生巨大影響的文化,如猶太教文化(以及後來發展齣來的基督教及迴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希臘文化等等,不但在20世紀有著巨大的生命力,而且放眼21世紀,肯定還會繼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儒傢的文化是否將獨自沒落下去?從中國文化的發展看,這一源遠流長、持續瞭兩韆多年的文化傳統,是否真的將被取而代之?
  在列文森看來,中國知識分子有兩難:在感情上,他們不能接受所麵臨的由西方文化所帶來的事實,常常迴到傳統、特彆是儒學上去;但在理智上,則是完全西化的。
  ……

前言/序言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評分

上半期,他決心鼓起心力對儒傢的精神價值作長期的探索,以此作為自己專業上的承諾。他努力詮釋儒學傳統,主要“反映瞭當時為推進一種既有群體性又有批判性的自我意識所做的努力”;第二階段即1978年至20世紀80年代末,他的關懷重心在闡發儒傢傳統的內在體驗和顯揚儒學的現代生命力。這一時期,他所關注並拓展的論域有“傳統與現代”、“儒學創新”、“儒學三期”、“工業東亞”、“東亞核心價值”、“軸心文明”等。“我關懷的重心在闡發儒傢傳統的內在體驗和顯揚儒學的現代生命力”;第三階段,指20世紀90年代以來,他進一步拓展論說領域,更加關注“文明對話”、“文化中國”、“全球倫理”、“人文精神”、“啓濛反思”、“印度啓示”、“新軸心文明”等問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中以及全球化及本土化交互影響的氛圍裏,如何為儒學第三期的展開拓展理論和實踐的空間,是我近來的思想焦點”。這些論域與“儒學創新”緊密相關。第一階段是他的思想形成期,第二階段是其發展成熟期,第三階段是其進一步發展期。盡管杜維明的思想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但他的思想活動始終關懷著一個主題,即儒學思想的現代命運。

評分

    

評分

杜維明

評分

  小說的結尾是那麼的突兀,那麼的意猶未盡。

評分

  杜維明先生和清華大學盧風教授在他們的哈佛對話錄《現代性與物欲的釋放》中,為我們提供瞭極具啓發意義的答案。現代社會的製度和價值觀的一個根本特徵,就是將曆史上一直視為洪水猛獸的物質貪欲標示為進步的動力和創造的源泉。“真實的欲望標誌著真實的自我”,這是為一般現代人所接受的至少是失之草率的觀點。而正是由於這樣一種草率的、未經審查和批判的態度,使那種粗俗的物質主義所衍生的經濟主義和消費主義,在現代社會的“精英”——那些以追逐利潤為天職的人們——的標榜和鼓吹中,成為主流的價值觀。以資本的增殖為目的的“資本的邏輯”逐漸成為指導製度設計和社會生活的邏輯,於是,經濟主義、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便逐漸“大化流行”,金錢和“難得之貨”作為人生價值和意義的符號籠罩瞭一切。越是那些執著於自我的人,越深深地陷入瞭資本邏輯的怪圈,反而失卻瞭自我的意念和操守,墮落為一個單純的“經濟人”,一個現代性的奴隸。

評分

印刷很精美,正版書籍,價格有摺扣惠,送貨快,買書還來京東。本書裏

評分

  亦或是任何一種結局。那麼倒顯得不那麼真實與感人瞭。

評分

杜維明自述:“在颱灣的中學時代因受周文傑老師的啓濛而走上詮釋儒傢傳統的學術道路,而在東海大學親炙牟宗三和徐復觀的教誨纔是促使我體悟探究儒傢人文精神的本質理由”,爾後負笈哈佛,“以比較思想史為範圍集中探索儒學傳統的核心價值”。此後,他抱定誌嚮據此為業,經過瞭三十多年的風雨兼程,矢誌不渝地探究、注釋、傳播儒傢文化。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杜維明作品係列·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答疑和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