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中國民主

尋求中國民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澳】馮兆基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譯者的話1
引言1
第一章 獨裁政權26
南京政府的性質26
孫中山的訓政觀念30
孫中山的民主思想32
孫中山的思想遺産38
蔣介石的獨裁40
蔣介石和立憲47
結論51
第二章 製定反抗議程:1921—1931年的人權問題52
鬍適的第一炮56
羅隆基的人權概念59
人權派的核心關注點67
民主和“專傢政治”76
結論81
第三章 國難:1932—1936年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迴應84
國難會議88
對汪精衛訓政觀點的評論94
孫科的改良主義觀點97
對新式獨裁的提倡99
結論114
第四章 捍衛民主:1933—1936年116
鬍適的幼兒園政治117
張奚若對自由價值觀的捍衛122
其他的民主觀點123
訓政框架內的民主化128
民主政治和獨裁政治是互相排斥的嗎?134
修正民主政治140
結論144
第五章 一次夭摺的民主試驗:1938—1945年的國民參政會147
中日戰爭前夕的小黨派團體149
國民參政會的組成157
早期國民參政會162
重新推動憲政169
對國民參政會的評價181
第六章 抗戰時期的民主思想186
國民黨戰時民主修辭188
共産黨的新民主主義190
少數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民主思想193
對於民主的理解213
結論227
第七章 第三勢力:中國民主同盟(1941—1945)229
中國民主同盟的組成231
組織和領導234
關於民主和政綱的觀點238
與國共兩黨的關係245
調停和反對內戰252
結論255
第八章 和平、民主、統一和建國:1946259
政治協商會議260
政協最終的失敗273
聯閤政府理念276
第三勢力的調停279
關於第三勢力和平努力的反思285
第九章 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立場289
戰後民主形勢290
自由主義者往何處去?296
自由—平等的討論304
社會主義—民主的關係314
公民抗爭派的命運317
結論320
結論323
緻謝33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曆史進入近代以來最主要的潮流之一,也是中國自19世紀中葉以來仁人誌士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以往史學界對中國追求民主的探索,多集中在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於民國時期的民主運動著墨不多。作者馮兆基認為,中國民主運動最強勁的勢頭齣現在1929-1949年間,這一時期中,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和政治活動傢,高舉起人權和憲政的大旗,以和平的非暴力手段,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的一黨專製。本書考察瞭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民主思想形成的內因和外因,對這一時期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追求民主的曆史作瞭引人入勝的描述,為以後對這一時期中國民主運動的研究奠定瞭一個良好的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知識分子的努力

評分

##將國共變成配角的南京國民政府史。主要梳理1929-1949年的人權和民主運動。 修正瞭李澤厚“救亡壓倒啓濛”的論斷。麵對建立民主憲政,不同學者和政客有不同的設想,對西方概念都有深入且獨到的理解。這些接受中西不同教育的學者,用不同的方式理解民主與啓濛,反而會有雞同鴨講之嫌。 文獻梳理相當全麵,列舉眾多第三方代錶的觀點,無論是自成一傢還是偏嚮國共,作者都放在時代背景下串聯成綫。他們的呼籲也得到瞭兩黨的聯係,他們也可能認同黨派。但麵對成王敗寇的局麵,所有爭取民主憲政的呼聲最終顯得蒼白無力。 啓濛也是救亡的方式,但啓濛是西式現代化的代錶,麵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戰爭當前,民主也能發揮建國的功效,隻是中國的文化慣性太過強大,國民黨將其列為谘詢機構和工具。再聯想共産黨建立新中國以後…唉。

評分

##百花齊放的時代啊

評分

##很有啓發性,但也有繼續做的空間。

評分

##按需。

評分

##有的翻譯不知所雲,嚴重影響瞭閱讀質量

評分

##基本上沿著民主運動的綫來講。對啓濛和救亡的關係分析的很精細。

評分

##很有啓發性,但也有繼續做的空間。

評分

##框架搭得得還是比較清楚,隻是不知道蔣廷黻丁文江等人若是活到到今天,會對他們所提倡的new dictatorship有什麼看法23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