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社會

透明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韓炳哲(Byung-Chul Han) 吳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信齣版集團 2019-10-18 精裝 9787521710571

具體描述

韓炳哲(Byung-Chul Han)

德國新生代思想傢。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80年代在韓國學習冶金學,之後遠渡重洋到德國學習哲學、德國文學和天主教神學。他先後在弗萊堡和慕尼黑學習,並於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爾的論文獲得弗萊堡大學的博士學位。2000年任教於瑞士巴塞爾大學,2010年任教於卡爾斯魯厄建築與藝術大學,2012年起任教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18—20世紀倫理學、社會哲學、現象學、文化哲學、美學、宗教、媒體理論等。作品被譯成十幾種語言。西班牙《國傢報》(El País)譽其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

清新的文風,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識,切確而犀利的論述,這都讓韓炳哲對於數字信息時代人類精神狀況的分析批判,顯得尤其重要而富於啓發。

當今社會,到處洋溢著“透明”的熱情,而人們的當務之急是培養一下對距離的熱情。

距離和羞恥心無法被納入資本、信息及交際的高速循環。因此,人們便以“透明”的名義消除瞭所有謹慎的迴鏇餘地。它們被照得通亮,被剝奪殆盡。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無恥、更加赤裸。

恰恰於信任不在時,人們對“透明”的呼求聲纔愈發響亮。在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中,人們是不會執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會是一個不信任的、懷疑的社會,由於信任日漸消失,社會便開始依賴監控。對透明的大聲呼求恰恰錶明,社會的道德基礎已然脆弱不堪,真誠、正直等道德價值越來越失去意義。

作為一項新的社會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漸式微的道德審查機構。

-------------

韓炳哲作品係列(見識城邦齣品)(已齣齊)

《精神政治學》(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愛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會》(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娛樂何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撲學》(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會》(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贖》(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閱讀韓炳哲的作品,無論如何都是富有纔思智慧的享受。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

韓炳哲揭示齣,在大數據時代,批判理論將且必將重整旗鼓。

——威爾•戴維斯(Will Davies)

韓炳哲屬於這一類哲學傢,在他們之前,沒有人尋求改變世界之道,甚至沒有人充分意識到這種改變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內部參考》(Inside Higher Ed)

韓炳哲創造瞭一種他個人獨有的思想傳統。

——《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

韓炳哲用他的作品開闢瞭一條橫穿當代文學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點贊,隻求警醒世人。

——德國廣播電颱(Deutschlandfunk)

閱讀韓炳哲的書,意味著不斷地被鞭策、喚醒。……他的社會批判雖然不諳體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熱情地擁抱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

——《雜誌》(Das Magazin)

大數據時代形成的紛繁現象,需要新的哲學思維和框架,韓炳哲的幾本書堪稱最敏銳、最犀利的時代探測器,是大數據時代的哲學批判指南。

——思鬱,自由寫作者

德國哲學傢韓炳哲的幾本小書,大題小做、舉重若輕,觸及現代人生活的多個層麵,是東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結晶,走進瞭讀者的心靈。

——何道寬,資深翻譯傢,深圳大學

韓炳哲進一步揭示瞭數字時代人所麵臨的睏境:我們癡迷於數字媒體從而被重新編程,然而對於後果如何卻陷入瞭盲目和麻木。在群裏,每個人都是個人,但每個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張誌偉,哲學史傢,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韓炳哲以其哲學的睿智與分析的犀利,迫使我們去反思數字網絡媒體時代的生存情調與倫理處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齣東方哲人的細膩與韻味。

——夏可君,哲學傢與策展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韓炳哲,這位德國哲學訓練、韓國文化浸潤的思想性學者,激活瞭我們早已麻木的愛欲能力。

——林光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大數據的應用,讓一切都變得越來越精準……在這樣的時代,個體的空間與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義。

——鄭悅,《中歐商業評論》雜誌

對新自由主義與數字化階級社會的分析,不僅僅是一項哲學知識考古學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於尼采、海德格爾與德裏達等哲學傢對主體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學》雜誌

韓炳哲的哲思充滿靈性,鋒芒畢現。……以其一貫的犀利,帶給我凝視深淵的勇氣。

——賈剋防,西北師大哲學係

韓炳哲是互聯網時代的精神分析師,在他精確、冷靜的診斷之下,智能手機、社交媒體、大數據、物聯網種種技術進步都顯示齣新自由主義秩序對於人類生活的全麵宰製。……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與福柯、阿多諾、列維納斯、阿甘本進行思想碰撞,揭示齣這個時代的嚴峻危機。

——楊小剛,中山大學哲學係

如果你想入哲學之門,你就看這位韓裔德國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閱讀中認識眾多哲學傢,然後選擇你喜歡的逐個進一步瞭解,他將大咖們的哲學思想與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話題糅閤在一起,讓你明白,這個世界原來如此啊!

——關玉紅,大連外國語大學德語係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再讀《透明社會》,感覺亮堂瞭不少。 透明社會,首先是肯定社會。社交中的肯定性就是點贊,平颱們一般不設置拍磚,因為會造成交際停滯,影響牟利。生活在積極肯定的社會中,點贊這樣的活兒,估計大多的人都沒少乾過,盡管這點贊廉價的很。人生過瞭生存需求、安全需求階段,迫於...  

評分

##透明社會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充滿權力和機製的社會反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這種社會就談不上透明。越來越覺得中國古代乃至現在的社會是不可能透明,這社會上無法透明的東西,就構成瞭一切潛規則,因為權力機製不透明,晉升渠道不透明,連知識的發散也不透明,於是那些...  

評分

評分

評分

##也就最後一章監控社會有點意思吧,而這“有點意思”也是因為和時事切閤,並且也不是什麼特彆有新意的說法…… 雖然韓自己沒在書裏說明白,那就幫他說一下:他也不是要徹底批死“透明”,而是呼喚要維持“透明”與“不透明”的辯證法張力。重建秘密,呼喚不透明,其實也就是重建...  

評分

##微信讀書藉閱。韓炳哲是金句書寫傢,又是摘抄匯編傢。讀一本都挺好,連續讀兩本就膩得慌,依舊重復自我,而且要是撇開本雅明啊海德格爾啊福柯啊等等人物的論述,韓炳哲原創的內容真少的可憐。。。 透明社會是信息社會。當信息缺乏否定性,那麼它就是一種透明的現象。它是一種被肯定化、可操作化瞭的語言。透明社會不僅缺乏真理,也缺乏錶象。無論真理還是錶象都不是通透可見的。隻有“空”纔是完全透明的。為瞭消除這種“空”,人們讓大量信息流轉起來。大量的信息和圖像固然有充盈之效,這充盈之中的“空”依然顯而易見。單純地依靠更多的信息和交際並不能照亮世界。通透可見性也並不能使人眼明心亮。大量的信息不會産生任何真相。信息被釋放得越多,世界就越難以看清。超信息和超交際不會為黑暗帶來光明。

評分

##韓炳哲厲害瞭,一個他者消失的觀點發散齣瞭好幾本書...主要是這種反烏托邦,極端假設式的社會的弊端論證起來很容易啊,如《使女的故事》,但現實往往不是一個極端擴散的全景而是相當復雜的各種因素的混閤作用,韓炳哲就是在偷懶( ‾᷄꒫‾᷅ )當然極端也不是沒有可能成真0.0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