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宇宙论

古代中国的宇宙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浅野裕一 吴昊阳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5-1 精装 9787214224187

具体描述

浅野裕一,1946年生于日本仙台市。文学博士,现任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环境科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著有《黄老道的成立与展开》(创文社,1992)、《孔子神话:儒教作为宗教之形成》(岩波书店,1997)、《墨子读本》(讲谈社,1998)、《古代中国的语言哲学》(岩波书店,2003)、《古代中国的文明观》(岩

波书店,2005)等。

吴昊阳,出生于广州市,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洋史专业硕士。译著有《陶瓷:粘连文明的泥土》等。

1972年的马王堆帛书《老子》、1973年的马王堆黄老思想文献《黄帝四经》、1993年的郭店楚简《老子》及《太一生水》、1994年的上博楚简《恒先》等,这些大量的先秦时期出土文献陆续面世,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大有助益。得益于这些出土资料,学界对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研究有了打破窠臼、大步前进的可能。本书立足于这一状况,重新思考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特性。同时,作者试图从宇宙论的角度,寻找跨越了长达数千年时空的中国文明没能够创造出近代科学文明的原因。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献解读上有很多问题,此非浅野氏所长。勾勒出的大框架还是有相当启发意义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淡化人格神的因素,提供了一种形上思维。 儒家的思维是人类中心的,因此对自然的兴趣较弱,故而产生不出现代自然科学 道家的思维是批判文明,虽然其宇宙的起源很多都是物质性的,但是总是带有一些神性,无法像古希腊一样作为纯粹物质来研究。 对于出土文献道家宇宙论的分析客观,其余要么太浅要么太大

评分

##em 怎么说呢,06年的研究看起来像76年的

评分

##作者论述中原传统世界观认为反映人类形象的人格神即上天是世界主宰,其亲自孕育出人类,又对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持全面肯定立场。与之相对,形成于南方的道家式世界观则设定了一个观念性的物质存在,并以之为世界主宰,使人类与文明在宇宙诞生的过程中相对化,进而强烈批判人类文明的发展,乃至对文明的走向发出警告。西欧近代科学文明是在神创论宗教和机械论自然观的结合下诞生的,中国的上天信仰与沙漠一神教世界观的不同在于中国的上天几乎不开口,道家思想与机械自然哲学的差异则在于是认为世界是从无到有的还是只从“有”的角度去解释世界。

评分

##作者从宇宙论的角度出发,最终目的是探讨(古代)中国为何没有孕育出科学文明? 因此,整个文章(书)而言,在论述的过程上,(对于普通读者或者说不是该领域的读者而言)论述有点拖沓,繁杂,但也有不少有趣之处,如对«老子»的成书的考究。(不是做专门研究的,不做对错的评判。) 最后一章,探讨中国没有孕育出科学文明的原因,也是整本书的亮点之一。作者对中西方的哲学思想做了比较,但不知是篇幅限制,还是作者惜字如金,并没有完全展开来说,就大海起了浪花,又一下被拍掉了。作者认为中国的宗教与自然无法独立发展,是被政治绑架的,自然观也就被用来解释人类的精神性和伦理性,(从而导致中国未能孕育出科学文明)。从思想上,对该论题进行了探讨,让人颇受启发。

评分

##题目起的大了些;观点输出偏颇了些;论据支持少了些。 尺度可算大胆,不知本国学者是否敢于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