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史航、張立憲推薦
知名文史學者×中學名校語文教師
從40篇小說讀懂現代中國
☆ 編輯推薦
☾ 重讀現代經典小說,穿越民國三十年,在小說裏讀懂中國
小說是曆史的注腳,它的內容是虛構的,但反映的時代情緒往往比報紙檔案這些資料更真實動人。本書選取瞭1919—1948年三十年間的40篇經典小說,既有國民級的《孔乙己》《阿Q正傳》《邊城》《四世同堂》,也有彆具特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上海的狐步舞》《華威先生》《金鴨帝國》。作者撥開文字的迷霧,尋著小說裏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瞭現代中國的社會百態,打開藏在這些小說裏此前被我們忽視的“隱秘的角落”。
☾ 活潑清晰的形式,打造輕鬆易讀的便攜書
本書雙色印刷,以編年為序,每個年份選取1—2篇能夠反映時代風貌的代錶小說,兩位作者分彆解讀,結尾處更有三五好友的圍坐暢談。
一韆個讀者眼中有一韆個哈姆雷特,現代小說亦然,本書可以與讀者一起剖開經典文本的多重解讀空間。
☾ 作者陣容豪華,強強攜手,知名文史學者X中學名校語文教師
這也是一本適閤中學生的書,北京市特級教師推薦。它不是教輔書,但可以為摸不著閱讀門道的少年指明進入小說的方法和路徑——應試+提升+拓展。曆史想象、小說虛構與當下現實,在這樣的閱讀之旅中疊加在一起,拓寬閱讀的維度與視野,帶領少年親近文學、觸摸曆史。
☆ 名傢評論
民國小說中的不少經典作品都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老朋友,如何與老朋友碰撞齣新火花,讀齣點真正的意思來,是這本書想做的嘗試。兩位作者以這四十篇民國小說為齣發點,帶領大讀者小讀者們一起打開一個不一樣的現代中國。
——周群(北京市特級教師)
小說裏的民國風雲變幻,民國時的小說草蛇灰綫。我們對民國小說的看法經常被各種意識形態的浮雲所遮蔽,一直希望有一個專業的、係統的、腦洞大開的但又是精準的、有良知的點評係統給我們保駕護航,讓我們閱讀民國的時候不再被人當成一個傻瓜。
——史航(編劇)
打開民國曆史的方式有若乾種,但這還是我第一次“通過小說讀懂民國”。書裏涉及的小說橫跨 1919—1948 年,閱讀時固然有重讀經典的滿足感,但始料未及的是看到瞭經典背後的民國社會百相。如果你想從更個體的角度進入民國,深入民國人物的情緒與心靈,閱讀民國小說是一條更不易受乾擾與誤導的共情之路。
——張明揚(曆史作者)
☆ 內容簡介
作者精選瞭1919—1948 年三十年間能夠代錶時代、反映社會麵貌的40篇現代小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除瞭政治風雲、戰亂變遷,小說裏有普通人在“大曆史”之中的心態、想法、行動,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生活細節。虛構的小說有著非虛構的背景底色,要瞭解現代中國的曆史與情緒,最好的方法便是閱讀當年廣為流傳的小說,與百年前的中國人溝通、共鳴。
##本書可以與《重讀20世紀中國小說》的第一捲相互對讀,楊早先生和他的朋友們以一種座談對讀的形式為大眾講述現代中國1912-1948年間重要的文學作品與齣版史、文化史之間的互動關係,比較有趣的部分例如提及鬱達夫的“喪文學”,蔣光慈的青春文學,實際上比魯迅銷量大齣許多。
評分##一個方嚮。22年,找幾個同道者,做一件閱讀的事。
評分##雖然裏麵提到的很多書都沒看過,不過內容介紹及感想很通俗易懂。
評分##與許子東的《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可以一起讀。二者都是采用解讀中國的視角進行小說的重讀。許子東選文貼近日常的教科書,楊早、孟嶽則偏重個人趣味。許子東寫的更為通透,楊孟寫的更為輕鬆。許子東是個人對上個世紀的漫溯,楊孟是一群人對現代中國的還原。
評分##書可以眾人共讀,如同投茶入壺。高溫中,不斷激發齣不同層次的滋味。
評分##“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除瞭政治風雲、戰亂變遷,小說裏有普通人在“大曆史”之中的心態、想法、行動,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生活細節。虛構的小說有著非虛構的背景底色,要瞭解現代中國的曆史與情緒,最好的方法便是閱讀當年廣為流傳的小說,與百年前的中國人溝通、共鳴。(閱讀時間:2022年2月10日-13日;自評:8.0;推薦指數:★★★★★)
評分##雖然裏麵提到的很多書都沒看過,不過內容介紹及感想很通俗易懂。
評分##“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除瞭政治風雲、戰亂變遷,小說裏有普通人在“大曆史”之中的心態、想法、行動,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生活細節。虛構的小說有著非虛構的背景底色,要瞭解現代中國的曆史與情緒,最好的方法便是閱讀當年廣為流傳的小說,與百年前的中國人溝通、共鳴。(閱讀時間:2022年2月10日-13日;自評:8.0;推薦指數:★★★★★)
評分##本書選擇1919年-1948年當時年度主要的影響小說,其實大部分的小說對大傢來說都耳熟能詳,這個時期的小說可能更多的關注於對帝國主義、腐朽的封建主義、殘酷的資本主義的描寫,而本文的選擇更多契閤瞭現在的大環境,關注於中國共産黨,所以該書一開始的選題就有限製; 但通過閱讀此書,也學習到一些“無用”的冷知識: ①《孔乙己》是國內第一部百花小說,使用“兒童視角”;茴香豆,hui,是迴不去瞭,迴不到哪個迂闊酸腐、抱殘守缺的“鹹亨酒店”; ②魯迅先生是鄉土文學的開創者與超越者,傳統想吐社會的信息傳播方式、曆史觀念、現實態度、權力關係、生存狀態都在魯迅對鄉土、流言蜚語的描寫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 ③國民性:欺軟怕硬、精神勝利法、壓抑人性;魯迅在內的啓濛者將西方思想引進中國,但是要真實麵對一個個無比復雜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