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与正义

情理与正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丁丁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 序
第一讲 导论
一、心智地图概述
二、为什么讲授这门课
三、伦理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四、“伦理”的含义
附录1 基本问题
附录2 族群,知识,制度
附录3 个体生命,激情与历史感
第二讲 伦理学主要流派
一、“允执厥中”
二、伦理学的传统
三、存在主义伦理学
四、女性主义伦理学及其他
附录 观念的观念史
第三讲 宗教,信仰,伦理行为
一、正义、伦理与情感
二、信仰与伦理行为
附录1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第三种文化的视角
附录2 情感模式:微信群规模与社会脑假说
附录3 社会脑的演化—为“邓巴四部曲”中译本序
第四讲 尼采之后的伦理学
一、族群与文化的共生演化
二、从情感学派到人格学研究
三、复杂思维与英雄之旅
附录1 制度是群体的信念表达
附录2 重要性感受—人工智能从狭义到广义的关键环节
附录3  人类智能是广域局部理性,而人工智能是狭域全局理性
附录4 生存竞争—狭域的和广域的
附录5 观念为现象分类
附录6 观念与真相
附录7 生命哲学视角下观念的经验差异
附录8 观念的经验差异
附录9 过程与现象
附录10 复杂思维为何艰难
【附】课程印刷版心智地图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群乐,还是独乐?何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自由意味着痛苦?

著名经济学家、跨学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课程讲义

在三重转型期中国,求解社会生活、深层情感交流的智慧

~~~~~~~~~~~~~~~~~~~~~~~~~~~~~~~~~~~~~~~~~~~~~~~~~~~~~~~~~~~~~~~~

★什么是三重转型期社会?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期,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其置于三重转型期的三维理解框架之内。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个。

★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困境何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快速变化,信息多到像是噪声。人的思维方式缺乏整体感和自洽性,行为也普遍短期化,人与人之间行为的预期也由此短期化,什么才是“正常”“正确”?

★面对独有的人生问题和企业问题,如何从中西思想传统中寻求实践智慧?

·怎样在当下理解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中国传统所谓“天人合一”“止于至善”?

·荣格“深层心理学”、黄建中“淑世主义”、彼得森“龙虾理论”、桑德尔“正义演说”、斯坎伦“底线伦理学”……对于我们发展复杂思维应对混沌未知有何启示?

~~~~~~~~~~~~~~~~~~~~~~~~~~~~~~~~~~~~~~~~~~~~~~~~~~~~~~~~~~~~~~~~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作者认为,伦理学,最广义的,最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抵达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用户评价

评分

##十来年前瞎读《制度分析基础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还是个发散的系统,到这里感觉已经完全放弃课堂转文本的系统性了。

评分

##不适合非EMBA的普通读者阅读学习

评分

##内容庞杂,跳跃性很强,没有很深的积累读起来很费劲

评分

##丁丁先生的讲义,没有知识储备的话,读起来很费事,就像喷了香水的裹脚布,又长又香又臭,知识点太杂乱,核心知识解析不多,外围搜罗一大筐,这本是触到我知识盲点了,我去读陈嘉映的伦理学。

评分

##这可能是本好书,但实在不适合我读

评分

##4.5星,涉及的学科、年代、国家、民族都太多了,信息量太大,上次读汪丁丁差不多有十五年了,还是如记忆中那般有趣

评分

##最大的贡献是介绍了Peterson,荣格,斯密以及许许多多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大师,但丁丁教授的辞章水平不是一般的差,还特别喜欢勉强凑图。

评分

##十来年前瞎读《制度分析基础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还是个发散的系统,到这里感觉已经完全放弃课堂转文本的系统性了。

评分

##看得出来作者很厉害,学贯中西,信手拈来,但确实对读者很不友好,读起来很费劲。主要的三维框架及推荐的一些书还不错,建议大家基于兴趣跳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