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武雅士等有关中国社会宗教与仪式主题的论文集。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民间信仰做了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构建了汉族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式,总结了汉民族的民间信仰的三种模式:官僚模式、个人模式、异端模式。所收论文16篇,如“一个台湾城镇历史中的宗教组织”、“香港的乡庙”、“台湾的建筑与超自然”、“广东的萨满信仰”、“道教仪式中的正统与异端”、“祖先崇拜和丧葬实践”、“神、鬼和祖先”等等。所论主题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如道教、萨满教、祖先崇拜、鬼神信仰、丧葬仪式等等,分析潜藏在这些信仰和仪式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碰撞与交融。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以及武雅士的《神、鬼和祖先》是经典中的经典。
评分武雅士从神、鬼和祖先三种超自然存在来解读中国的民间宗教。他指出神、鬼和祖先所存在的一些特征与三种人类社会特征密切相关。神明穿着古代官服,庙宇由灵界将军守护,其职能与管理范围同现实社会中的行政体系高度重合,献给神明的祭品则等同于礼物,就像把食物当礼物赠送给地方官一样。世系和血统的年老者成为了祖先。他们给后代留下遗产、社会地位并赋予其生命,因此他们有资格接受祭拜,如同亲人一样以正常膳食的形式得到食物的供奉。鬼则相当于现世中被惧怕的陌生人,所以他们被供奉在家庭和庙宇之外以及房屋的后门上,献给他们的祭品被视为施舍和赏钱。可见祖先和神明都被当作神,代表生产性的社会关系,而他们灵性对立面的鬼则代表的是危险的和潜在毁灭性的社会力量。这些证明农民的超自然世界观念本质上是由他们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想象所塑造而成的
评分##也是必读的一本
评分##武雅士对台湾宗教实践的调研可以说永垂不朽 而他对于中国社会宗教的结论则令人费解
评分##《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对高延、葛兰言、杨庆堃等人的研究有较为精当的评论;《鹿港的宗教和仪式》《香港的乡庙》(同宗族的竞争)《广东的萨满信仰》宗教、仪式与地方社会结构;《台湾的建筑与超自然》《宇宙的对立:“母亲-孩童”的症候群》《姻亲和亲属仪式》家庭关系。其中有一条对道教疏文的翻译非常“灵”(p319,把对道教疏文的英译翻回中文,如果写作的时候附带原文就好了),“苍天虽高,能垂低声”,感觉在当代中文的语境下比我怀疑的真正原文更具有对神性的祈求和渴认。(怀疑原文或近于“谓天盖高,而听甚卑/其听则卑/其听孔卑”。)
评分##翻译不太理想,但的确是一本干货会议论文集。
评分##也是必读的一本
评分##终于看完了。很多东西老外看着很热闹,其实并不能理解中国人为啥那么干。倒是最后一篇说五雷法的,有那么点慧根。
评分##時代所限,所做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多在台灣和香港,不能代表「中國社會」,不過這樣的研究還蠻好看的。壹陸讀#07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