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十論

傳統十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秦暉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 Ⅰ
傳統中華帝國的鄉村基層控製:漢唐間的鄉村組織 / 1
一、問題的提齣 / 1
二、走馬樓吳簡所見的極端“非宗族化”社會 / 4
三、“吏民”社會中的鄉吏 / 15
四、編戶齊民,還是血緣社群? / 22
五、從地名學看村落與宗族的關係 / 30
中國經濟史上的怪圈:“抑兼並”與“不抑兼並” / 35
一、“道儒”與“法儒” / 35
二、法儒與“抑兼並” / 38
三、道儒與“不抑兼並” / 41
四、“抑”與“不抑”之間 / 44
五、過程公正與跳齣怪圈 / 45
“大共同體本位”與傳統中國社會:兼論中國走嚮公民社會之路 / 49
一、小共同體本位論質疑 / 50
二、“道德農民”與“理性農民”之外 / 57
三、法傢傳統與大共同體本位 / 65
四、“拜占庭現象”與“反宗法的非公民社會” / 70
五、裏—社—單閤一:傳統帝國鄉村控製的一個製度性案例 / 76
六、近古宗族之謎 / 81
七、公民與小共同體的聯盟? / 88
八、小共同體與公民社會的前途:兼論“新”儒傢如何可能 / 97
從傳統民間公益組織到現代“第三部門”:中西公益事業史比較的若乾問題 / 105
一、公益事業發展史的西方模式 / 105
二、公益事業發展史的中國模式 / 118
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典籍與行為中的文化史悖論及中國現代化之路 / 139
緒論:“儒”與“吏” / 139
一、“儒錶”與“法裏” / 142
二、“儒錶”之下的“法道互補” / 151
三、連續的曆史,循環的怪圈 / 158
四、“法道互補”的後果:行政不正義 / 165
五、“法道互補”與儒的“吏化”和“痞化” / 174
六、“法道互補”的危機:行政不安全 / 178
七、
法儒、道儒與純儒:非主流儒傢對“法道互補”的拒斥 / 183
八、西、儒皆滅,而“秦政”與痞風前後相因 / 193
九、
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新儒學在新文化中的三種價值 / 200
附錄:關於“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的討論/ 206
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 / 229
誰,麵嚮哪個東方?
——評弗蘭剋《重新麵嚮東方》,兼論所謂“西方中心論”問題 / 239
一、外貿順差與“經濟中心” / 240
二、“比較”的尺度 / 246
三、評“非‘進步’的全球整體史觀” / 251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不是解釋的解釋 / 255
五、“西方中心”何以為“論”? / 261
公社之謎:農業集體化的再認識 / 267
一、公社建立之謎 / 267
二、集體化與傳統共同體 / 277
三、法傢傳統與大共同體本位 / 282
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體化=社會主義?
——馬剋思主義農民理論的演變與發展 / 289
一、“兩種保守性”與小生産衰亡論 / 290
二、走齣“共同體”:民主革命中的農民理論 / 297
三、
“被剝削者個人”反抗“剝削者公社”:俄國馬剋思主義者對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 303
四、“美國式道路”反對“普魯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釋 / 310
五、“土地國有化”:一個“否定”的綱領 / 315
六、從村社化到集體農莊:“從米爾到康姆尼”? / 321
七、閤作製與“傳統集體主義”的二律背反 / 325
從sama到equality:漢語“平等”一詞的所指演變 / 333
一、“平”“均平”與“太平” / 333
二、作為佛教價值的“平等” / 334
三、佛教傳入後漢語中“平等”一詞的世俗含義 / 342
四、“儒之中庸即釋之平等”:作為價值觀的“平等”論爭 / 347
五、漢語“平等”一詞近代含義之産生 / 354
附錄:
瑞士之路
——“森林州”之行劄記 / 35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傳統十論》是著名曆史學傢秦暉治學經曆中對“傳統社會”(近代以前的社會)研究第三階段的産物,自問世以來,多次重印,備受讀者推崇。

◎本次再版,增加增訂版序言及兩篇附錄(《關於“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的討論》,作者對瑞士“森林州”地區進行考察後寫作的《瑞士之路》),有助於讀者加深對相關重要問題的理解。

◎《傳統十論》曾被列為法國國傢漢語水平考試的參考書。

名傢點評:

《傳統十論》讓我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豁然開朗之感。

——劉瑜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的係列文章,其中有對於“反封建”“平等”這類“關鍵詞”在曆史文化進程中演變過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對傳統社會與文化本身的結構性研究。筆者不滿於過去流行的“租佃神話”和“宗族神話”,主張在社會—經濟分析與思想—文化分析的綜閤與融會中把握傳統時代真正具有規定性的那些規則,跳齣“反儒”與“尊儒”對峙的傳統觀之爭,在社會結構上擺脫大共同體本位的傳統桎梏而走嚮公民社會,在文化—象徵符號體係中主張“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以“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人格資源與民主憲政—人權保障的現代製度安排來消除那種專製製度下強權—犬儒互補的人格弊病。

《傳統十論》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瞭增訂版序言及兩篇附錄(《關於“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的討論》《瑞士之路》)。

用戶評價

評分

##臥槽齣新版瞭呀,得趕緊買一本藏著

評分

##缺少小共同體認同感這點真是越品越對

評分

##新增《瑞士之路》

評分

##這本書可以和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比對著看。作者認為,1.“宗族血緣倫理組織”隻能極有限地調動地方性資源,甚至以姓命名的聚落齣現,隻是清朝等近代發生的,而近代以前,鄉、縣的資源一直處於大一統政權的控製下。2.層級:或者,“大姓”的權力範圍完全是跳齣基層,上升到國傢、諸侯國的級彆。3.時代:或者,作者也說,魏晉時期傢族統治風靡,這不能全盤否定。

評分

評分

##讀過上一版,讀這一本,算是二刷瞭。相同的感受是,燒腦依舊,可能正說明瞭這些年我長進有限。 這次讀,倒是發現秦暉的論述,大都著眼於政治製度與思想史的脈絡——雖然他那些讀著令人昏昏欲睡的易碎考證極見功力。某篇附錄瞭一篇研討會上的部分發言,有學者說秦暉的思想中依舊有著黑格爾的陰影(大意),我還真有點心有戚戚。 製度與思想固然重要,我近來卻對技術、經濟、地理、人口等因素更有興趣。製度或思想能發揮作用,一定是要有它能發揮作用的環境,這環境,就是由包括但不限於上述幾點的因素組成的。——如果說秦暉的思想烙著黑格爾的印記,我也不得不承認,我的想法目前是被達爾文左右的。

評分

##一個以大共同體為本位的國傢,是不歡迎民間形成任何一種具有小共同體性質的組織的。它的目的就是“編戶齊民”,讓人原子化,削弱你再削弱你,讓權力控製住每一個人,讓你沒有絲毫辦法聯閤力量去對抗大共同體。於是個人就無法從大共同體中解放齣來,也就永遠無法進入以人權為基礎的個人本位現代文明。想自下而上發生變化,現在的確是很難啊……年輕人,加油啊!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