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政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当国家将某一国际组织视为合法,它们便遵从这一组织,与之相联系,援引其象征。伊恩·赫德通过考察联合国安理会,论证了在国际关系中合法性如何是被创造、使用和争夺的。
本书通过考察安理会中的政治,包括入侵伊拉克及围绕《联合国宪章》的谈判历史,赫德展示出,当国家将安理会的合法性用于服务本国的目的时,它们重申安理会的卓越地位,并发现自己提升了安理会的权威。通过对制裁利比亚、维和行动及安理会象征政治的案例研究,本书展示出安理会的合法性如何塑造世界政治,以及合法权威如何从国家转移至国际组织。随着国家与其他制度分享权威,国际体系不再是无政府状态。主权分布于拥有权力的制度之间。这些制度被认为合法因而获得了权力。
学者们并不完全理解世界事务中合法性的来源,或者合法性如何塑造和限制领导人的行为,而本书通过细致考察国际权威的一个独特场所——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了这方面的重要见解。”
——约翰·伊肯伯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伊恩·赫德的著作信息丰富、富有洞察力,在主题的处理上具有学术性,其结论富有意义。该书是我所知的关于合法性规范在国际制度中运作方式的最佳研究。”
——迈克尔·多伊尔,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极其重要话题的重要著作。赫德以清晰、迷人的语调考察了合法性在塑造首要的政治论坛——联合国安理会——中的政治角色。他向我们展示了在联合国政治中合法性如何实际地运作,以及合法性改变联合国及世界事务的方式。赫德对理论难题具有良好的嗅觉,并在揭示这些难题的含义的过程中富有创造性和无畏精神。
——玛莎·芬尼莫尔,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赫德的著作是出色的:精炼,明确,非常具有说服力,语言平实,论证充分,以及……不滥用术语……强烈推荐用于教学和用于拓宽在这些重要议题上的视野。
——戴维·马隆(David M. Malone),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
##以建构主义范式讨论国际组织合法性的著作,告诉了我们象征性权力的重要作用。本书在定义合法性的基础上,以安理会合法性的来源、围绕安理会合法性的国家间竞争以及对合法性的挑战(去合法化)对合法国际制度进行动态分析,里面选用的案例会让人感觉安理会也只是“国际共同体”的一个不太靠谱的化身,安理会的合法性会通过对于其决议合法性的质疑而遭到动摇,以此可以成为突破大国垄断安理会的契机,如卡扎菲就曾成功运用这一方式使英美在安理会背书的制裁机制上最终妥协。最后通过论述具有主权权威的合法国际制度达到了对无政府状态假设的突破,具有理论价值。总之,这本书的分析是很到位的,对理解当前乌克兰局势中安理会的作用是十分有帮助的。
评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著作,可以被看做是对温特式研究路径的具体跟进(对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调和)。赫德的研究设计也很明确。研究目的之一是探究合法性的象征性权力,但是除了合法性之外,纯粹的暴力优势以及物质奖励都是社会控制的来源,他们都各有象征性权力。通过选择国际组织这个没有暴力优势的案例就可以排除以此为基础的象征性权力。同时赫德也坦然地承认在研究中没能很好区分物质奖励与合法性,摆明了结果的不确定。而这也是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设计所必备的环节。
评分##在理论上很有意义,沿着“建构主义”的路径探讨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反驳现实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和“物质实力决定权力”不无创见。安理会改革未来很需要这样能指明方向的研究。但是每次看国际政治研究的书,前面几章总说我要开展实证研究了,结果看到末尾都惊讶实证研究在哪里?实证研究的不足对于理论而言依然是致命伤。
评分##合法性不同于合道德性或合正义性,他在于其权威受到认可,其象征意义得以内化,合法性是强国宜于其地位的维护,其程序性合法确保了即使不公平或非正义的秩序或制度也能合法化和被弱者内化,而弱者之所以接受也是其利益能得以维护的一种工具性策略。这本书意欲糅合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工具行策略与社会化的行为动机。
评分##以建构主义范式讨论国际组织合法性的著作,告诉了我们象征性权力的重要作用。本书在定义合法性的基础上,以安理会合法性的来源、围绕安理会合法性的国家间竞争以及对合法性的挑战(去合法化)对合法国际制度进行动态分析,里面选用的案例会让人感觉安理会也只是“国际共同体”的一个不太靠谱的化身,安理会的合法性会通过对于其决议合法性的质疑而遭到动摇,以此可以成为突破大国垄断安理会的契机,如卡扎菲就曾成功运用这一方式使英美在安理会背书的制裁机制上最终妥协。最后通过论述具有主权权威的合法国际制度达到了对无政府状态假设的突破,具有理论价值。总之,这本书的分析是很到位的,对理解当前乌克兰局势中安理会的作用是十分有帮助的。
评分##像是用廉价胶水将两本书不完美地粘合而成的产物:前半本是关于合法性的非常出色的政治哲学综述,分析尤为精彩;后半本看上去是因为博士论文主题刚好是安理会,不得已地将前半本的理论套在安理会上,但由于不能接触到安理会中的具体交涉过程,能够援引的材料很有限,也就让整本书显得虎头蛇尾。原文作为论文的扩充版本,少不了许多啰啰嗦嗦凑篇幅的话,但瑕不掩瑜,翻译水平也非常专业。
评分##像是用廉价胶水将两本书不完美地粘合而成的产物:前半本是关于合法性的非常出色的政治哲学综述,分析尤为精彩;后半本看上去是因为博士论文主题刚好是安理会,不得已地将前半本的理论套在安理会上,但由于不能接触到安理会中的具体交涉过程,能够援引的材料很有限,也就让整本书显得虎头蛇尾。原文作为论文的扩充版本,少不了许多啰啰嗦嗦凑篇幅的话,但瑕不掩瑜,翻译水平也非常专业。
评分##在理论上很有意义,沿着“建构主义”的路径探讨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反驳现实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和“物质实力决定权力”不无创见。安理会改革未来很需要这样能指明方向的研究。但是每次看国际政治研究的书,前面几章总说我要开展实证研究了,结果看到末尾都惊讶实证研究在哪里?实证研究的不足对于理论而言依然是致命伤。
评分##非常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