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第2版) |
| 作者 | 王萍、高宏伟 |
| 定价 | 38.00元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2485070 |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0~6岁是孩子感觉统合的主要发展时期,一旦孩子的感觉结合出现问题,孩子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学习能力。本书借鉴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向家长介绍了感觉统合的含义及相关知识,同时,提供家长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具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方法。所选游戏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还适用于对孩子已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进行矫正。 本书不仅适用于家长阅读,也可供早教师、幼儿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用书。 |
| 作者简介 | |
| 王萍,女,1964年2月出生,沈阳大学教授,学科专长: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儿童早期发展。沈阳市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副主任,沈阳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主要承担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活动与设计的教学工作。主持省级项目7项,参与省级项目4项。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7部。 |
| 目录 | |
目 录篇 感觉统合训练知多少. 1 什么是感觉统合... 3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3 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初步判断... 4 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 5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6 感觉统合训练常用的器械有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对孩子的成长 感觉统合训练应遵循哪些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有什么 第二篇 家庭中宝宝的 前庭觉小常识... 18 什么是前庭觉.. 18 前庭觉有哪些功能... 20 前庭觉失调有哪些表现... 20 前庭觉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20 前庭觉失调对孩子的成长有 家庭中的前庭觉训练游戏... 21 游戏1. 21 游戏2. 22 游戏3. 24 游戏4. 25 游戏5. 26 游戏6. 27 游戏7. 28 游戏8. 29 游戏9. 30 游戏10. 31 游戏11. 32 游戏12. 33 游戏13. 34 游戏14. 35 游戏15. 36 游戏16. 37 游戏17. 38 游戏18. 39 游戏19. 40 游戏20. 41 游戏21. 42 游戏22. 43 游戏23. 44 游戏24. 45 游戏25. 46 游戏26. 47 游戏27. 48 游戏28. 49 游戏29. 50 游戏30. 51 第三篇 家庭中宝宝的本体觉 本体觉小常识... 54 什么是本体觉.. 54 本体觉有哪些功能... 55 本体觉失调有哪些表现... 55 本体觉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55 本体觉失调对孩子成长的 家庭中的本体觉训练游戏... 56 游戏1. 56 游戏2. 58 游戏3. 59 游戏4. 60 游戏5. 61 游戏6. 62 游戏7. 63 游戏8. 64 游戏9. 65 游戏10. 66 游戏11. 67 游戏12. 68 游戏13. 69 游戏14. 70 游戏15. 71 游戏16. 72 游戏17. 73 游戏18. 74 游戏19. 75 游戏20. 76 游戏21. 77 游戏22. 78 游戏23. 79 游戏24. 80 游戏25. 81 游戏26. 82 游戏27. 83 游戏28. 84 游戏29. 85 游戏30. 86 第四篇 家庭中宝宝的触觉 触觉小常识... 88 什么是触觉.. 88 触觉有哪些功能... 89 孩子触觉发育的年龄特点... 90 触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孩子触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触觉统合失调对孩子成长的 触觉家庭训练游戏... 92 游戏1. 92 游戏2. 95 游戏3. 96 游戏4. 97 游戏5. 98 游戏6. 99 游戏7. 100 游戏8. 101 游戏9. 102 游戏10. 103 游戏11. 104 游戏12. 105 游戏13. 106 游戏14. 107 游戏15. 108 游戏16. 109 游戏17. 110 游戏18. 111 游戏19. 112 游戏20. 113 游戏21. 114 游戏22. 115 游戏23. 116 游戏24. 117 游戏25. 118 游戏26. 119 游戏27. 120 游戏28. 121 游戏29. 122 游戏30. 123 第五篇 家庭中宝宝的 视听知觉小常识... 126 什么是视知觉.. 126 视知觉有哪些功能... 127 孩子视觉发育的年龄 孩子视觉发育状况家庭 视知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视知觉统合失调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听知觉... 130 听知觉有哪些功能... 132 孩子听觉发育的年龄 孩子听知觉发育状况家庭 听知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34 听知觉统合失调有哪些 视听知觉统合失调对孩子 视听知觉家庭训练小游戏... 135 游戏1. 135 游戏2. 137 游戏3. 138 游戏4. 139 游戏5. 140 游戏6. 141 游戏7. 142 游戏8. 143 游戏9. 144 游戏10. 145 游戏11. 146 游戏12. 147 游戏13. 148 游戏14. 149 游戏15. 150 听知觉家庭训练游戏... 151 游戏1. 151 游戏2. 152 游戏3. 153 游戏4. 154 游戏5. 155 游戏6. 156 游戏7. 157 游戏8. 158 游戏9. 159 游戏10. 160 游戏11. 161 游戏12. 162 游戏13. 163 游戏14. 164 游戏15. 165 第六篇 家庭中宝宝的精细 精细动作小常识... 168 什么是精细动作... 168 发展宝宝精细动作的 宝宝精细动作发育不良的 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和 宝宝精细动作发育不良对 精细动作训练应注意哪些 不同阶段宝宝精细动作的 家庭中的精细动作训练游戏... 172 游戏1. 172 游戏2. 174 游戏3. 175 游戏4. 176 游戏5. 177 游戏6. 178 游戏7. 179 游戏8. 180 游戏9. 181 游戏10. 182 游戏11. 183 游戏12. 184 游戏13. 185 游戏14. 186 游戏15. 187 游戏16. 188 游戏17. 189 游戏18. 190 游戏19. 191 游戏20. 192 游戏21. 193 游戏22. 194 游戏23. 195 游戏24. 196 游戏25. 197 游戏26. 198 游戏27. 199 游戏28. 200 游戏29. 201 游戏30. 202 参考文献. 207 |
| 编辑推荐 | |
|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长发育速度*快的时期,也是感觉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感觉统合的主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婴幼儿的大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旦孩子的感觉结合出现问题,孩子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学习能力。 本书作者王萍教授,从事婴幼儿研究和教育工作30多年,在总结了30多年的婴幼儿研究和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阅和借鉴了大量专业人士总结的经验,对感觉统合及相关知识进行了概要性阐述,提供了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觉、听觉、精细动作等方面的感觉统合训练游戏。 本书向家长介绍了感觉统合的含义及相关知识,同时,提供家长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具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方法。所选游戏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还适用于对孩子已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进行矫正。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一直认为,感觉统合的训练不应该是一种额外的、沉重的“任务”,而应该是一种自然融入日常的亲子互动方式。因此,我非常看重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情境化”的训练建议。比如,在准备早餐时如何进行手眼协调训练,或者在清理房间时如何融入平衡感的练习。如果这本书能把那些高大上的感统理论,巧妙地转化为厨房里的笑声、客厅里的追逐,那它就成功了一半。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摆脱那种“必须花半小时专门做训练”的心理压力,转而享受那些碎片化的、充满爱的连接时刻。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侧重点差异,我希望能有清晰的划分和指导。三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孩子,他们的核心感统挑战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不同年龄层的“感统焦点地图”,那对家有多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读完后,我能自信地对任何人都说:“我们家就是这么玩的,而且效果看得见。”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补课”的心态。在孩子成长的早期,我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错失了一些重要的早期干预机会,现在进入学龄期,一些小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比如书写困难、注意力分散等。因此,我更倾向于寻找那些针对“修复”和“提升”现有能力的训练方案,而不是单纯的基础构建。我对书中的评估工具或者自我检测清单非常感兴趣,希望它们能帮助我客观地评估孩子目前处在哪个发展阶段,以及哪些系统需要优先强化。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怎么做”,更能教会我“如何看”,即培养我作为主要照顾者的“观察力”和“敏感度”。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针对特定障碍(比如触觉防御或本体觉过度敏感)的家庭环境“微调”指南,比如家具的摆放、地面材质的选择、甚至光线的强度控制,那它的价值将不可估量。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心中那盏指引方向的明灯,稳定我作为家长的信心,让我们全家都能在一个更舒适、更有序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从纸张的触感到油墨的气味,都透露着一种沉稳可靠的风格,这和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色彩过于鲜艳的育儿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个人更偏爱这种低调而有内涵的风格,它让我感觉作者是真正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包装营销。我的关注点在于这本书对于“早期预警”的描述是否足够细致。我总担心自己会错过孩子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窗口期,尤其是在社交互动和情绪调节方面。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细微的、家长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忽略的肢体语言或行为线索,并明确指出这些线索背后的感统需求,那无疑会大大增加它的实用价值。例如,一个孩子在排队时总是推搡别人,这究竟是“规则意识差”还是“本体觉输入不足”导致的自我调节困难?我期待这本书能为这些复杂的行为提供清晰的、可追溯的逻辑链条。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远比表面的行为矫正来得重要和持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温暖、踏实的感觉,那种淡雅的蓝色和米白色的搭配,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仿佛被一种平静的力量所包围。我一直以来都对手边的育儿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很多时候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空泛的口号,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建议少之又少。然而,这本书的排版和文字密度看起来恰到好处,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气息,反而透着一股行家指路的专业和亲切。我尤其留意了一下作者团队的背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品本身就自带一种质量保证的光环,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严谨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日常练习,毕竟,带孩子的过程充满了各种突发状况,理论再好,不如一个能在厨房台面上马上实践的小游戏来得实在。我期待它能帮我理清那些模糊的育儿直觉,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我家那位小家伙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为模式,比如为什么他一听到吸尘器的声音就全身僵硬,或者为什么他总是需要把所有玩具都排列成一条直线才能安心玩耍。这本书如果能解答这些“为什么”,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随时待命的家庭小导师。
评分说实话,我挑选这类书籍的标准非常高,毕竟市面上的“感觉统合”相关读物已经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在重复一些已经被说烂了的概念,读起来味同嚼蜡。我真正需要的是能深入到家庭环境的改造和氛围的营造的实战指南。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利用家里现有的物品——比如沙发垫、枕头、甚至一根跳绳,来设计出既安全又富有挑战性的感统活动区。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前庭觉”和“本体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章节,因为我家的宝宝似乎特别热衷于用头去撞墙,这让我非常焦虑,不知道这是在寻求刺激还是在发出求救信号。这本书如果能清晰地告诉我在家里什么时候应该鼓励这种行为,什么时候需要温和地引导,那就太棒了。我对那种空泛地说“多陪陪孩子”的建议已经彻底免疫了,我需要的是“陪孩子做A游戏,持续15分钟,观察B反应”这种详细的SOP(标准操作程序)。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工具书一样,放在手边,随时翻开,就能找到针对当下情境的最佳解决方案。那种能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增加育儿焦虑的指导,才是我真正追求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