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書香潤童年:王莉親子共讀實踐
定價:28.00元
售價:20.4元,便宜7.6元,摺扣72
作者:王莉
齣版社:福建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34782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書香潤童年》是一位從事教育的媽媽總結齣來的親子共讀實踐經驗,特彆有現場感,特彆有同理心,特彆有說服力。這樣不厭其煩的有心紀錄,也是一個對有些“懶惰”的父母特彆的鼓勵:孩子的成長首先是父母的成長。
內容提要
《書香潤童年》是作者與她的兩個孩子多年來堅持親子共讀的閱讀筆記,也是其作為閱讀推廣人的實踐記錄。本書用一個個具體的生活實例盡可能細緻地嚮傢長講解如何帶孩子閱讀,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方法和細節,還列舉一些共讀書目作為實踐範例,讀來通俗易懂且具有可操作性。為什麼讀書,如何讀書,哪有時間讀書等問題的答案在書中都找尋的到。
目錄
序:媽媽讀書孩子讀書
自序:親子共讀美妙之旅
輯閱讀點亮心燈——為什麼要帶孩子讀書
為瞭過精神生活 /
書是忠實的朋友 /
不讀書的人受眼前世界禁錮 /
讀書抵禦電玩 /
讀書乃人生一大樂趣 /
讀書教會你說話與思考 /
讀書替代追星 /
何以解憂?唯有讀書 /
第二輯閱讀有道亦無道——這樣帶孩子讀書
如何給孩子養成天天讀書的習慣 /
反對功利性閱讀,倡導詩意地閱讀 /
讓傢裏隨處可見書 /
常常和孩子聊讀書話題 /
不錯過嚮孩子推薦好書的機會 /
請爸爸們多給孩子讀書 /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 /
到生活中體驗課文 /
孩子不感興趣的書不強求 /
閱讀活動領進門,長期閱讀靠個人 /
把書中故事演成舞颱劇 /
量身定製讀書方法 /
孩子自己的書房 /
和孩子分享讀書故事 /
寒暑假是孩子自由閱讀的好時光 /
從“觸摸科學”愛上自然科學書 /
認真對待孩子關於書的提問 /
傢人共同喜歡的書 /
珍視孩子對書的渴望 /
假期推薦書單裏沒有中國書 /
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並作延伸閱讀 /
第三輯書香滋養童年——帶孩子讀哪些書
《讓路給小鴨子》撫慰瞭孩子的童真 /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每個孩子都曾有過飛天夢想 /
永遠的《巴巴爸爸》 /
和孩子一起直麵《各種各樣的害怕》 /
《猜猜我有多愛你》教會孩子錶達愛 /
《帕丁頓熊》:感恩教育可以如此不動聲色 /
《大紅狗去旅行》觸及孩子內心的柔軟 /
連大人都愛看的《兒童好奇心大百科》 /
《狐狸樹》教你如何與孩子談生死 /
《貓和老鼠》:每個男孩子都愛惡作劇 /
《奇先生妙》:世界真奇妙,多元而包容 /
為什麼孩子喜歡《開明國語課本》 /
《荒島曆險》讓孩子愛上數學 /
為什麼大人孩子都愛看《窗邊的小豆豆》 /
《穿越時空》帶孩子輕鬆遨遊科學世界 /
《豐子愷兒童文學全集》:孩子們的大朋友 /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帶你領略中國文化 /
帶孩子靜靜地讀《讀者》吧 /
第四輯書香環繞身旁——給孩子講身邊的讀書故事
讀書先生包祥 /
筆記公主和寫話王子 /
帶俊哥看望我的“讀書指導老師” /
在北京的張書桌 /
唱著《時間都去哪兒瞭》讀硃自清的《匆匆》 /
代代相傳的《伊索寓言》 /
世界上譯本多的50本書,你讀過幾本 /
厚厚的車書看得入迷 /
音樂文學兩相宜 /
“親子共讀”攝影展 /
讀恩師寫的書 /
曼曼的改變 /
愛讀書的保安叔叔去哪啦 /
小麥當店長啦 /
讀書人有辦法 /
跋:讀書寫作生命之愛 /
作者介紹
王莉,福建長汀人,兩個孩子的媽媽,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廈門大學新聞學士。曾在北京當記者、編輯17年,獲首都女記協第六屆好新聞奬。現居上海從事教育研究與谘詢及閱讀推廣。獨立教育觀察者,自然生長教育與兒童閱讀推廣人。齣版教育專著《童年可以如此美好》《陪伴的力量——王莉教育觀察100例》等。係中國教育報刊社蒲公英教育評論網特約評論員。為《深圳青少年報》“傢教周刊”撰寫專欄。在《中國教育報》《教師月刊》《南方教育時報》《今日教育》《中國民族教育》《心理月刊》《北京青年報》等報刊發錶文章200多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記載瞭某位教育工作者在多年親子閱讀推廣實踐中的真知灼見與具體操作,讀來讓人深感啓發。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沒有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大量穿插瞭她與自傢孩子以及參與活動的其他傢庭的真實故事。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如何選擇適閤不同年齡段繪本的細緻分析,那種基於多年經驗的篩選標準,對於初入親子閱讀領域的傢長來說,簡直是寶貴的“避坑指南”。書裏詳細描述瞭他們是如何將閱讀融入日常生活點滴,比如在旅行中如何利用當地特色書籍拓展孩子的視野,或者在麵對孩子對某一主題反復提問時,如何引導他們通過閱讀去探尋答案。這種將閱讀上升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遠比單純的“讀完多少本書”更有價值。書中對於如何激發孩子內在閱讀動力的探討也十分到位,比如通過角色扮演、自製故事道具等方式,讓閱讀從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創造與分享。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如何有效陪伴”有瞭更清晰的認知,不再隻是機械地朗讀文字,而是學會瞭如何成為孩子閱讀旅程中的有效“領航員”。
評分我必須承認,市麵上關於親子閱讀的書籍汗牛充棟,但很多都流於錶麵或過度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強烈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作者似乎毫不保留地分享瞭自己一路走來的“彎路”和“捷徑”。比如,她坦誠地記錄瞭自己早期因為追求閱讀量而産生的焦慮,以及後來如何調整心態,將重點放在“閱讀質量”和“情感聯結”上。這種坦誠是非常打動人的。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活動記錄,比如他們如何組織鄰裏間的“故事分享會”,如何將環保主題的繪本與社區清潔活動結閤起來,這些跨學科、跨場景的融閤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親子閱讀應用邊界的想象。我尤其贊賞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的“尊重孩子的閱讀節奏”,反對任何形式的“填鴨式”教育。這種溫柔而堅定的教育理念,是當下很多推崇效率的教育環境中稀缺的清流。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親子共讀並非隻是傢長的“附加工作”,而是一種構建親密親子關係的“核心途徑”。作者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案例,展示瞭當親子關係在閱讀中得到滋養後,如何正嚮反饋到親子溝通的其他方麵。例如,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因為在閱讀中習慣瞭錶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更敢於和父母進行平等的交流。書中對“大聲朗讀的藝術”也進行瞭深入探討,不僅僅是技巧上的要求,更是關於如何用聲音去塑造故事的氛圍,如何通過語調變化來傳達角色的情緒。我嘗試瞭書裏提到的幾種聲音處理方法,效果立竿見影,孩子明顯對故事的沉浸感更強瞭。這種細節層麵的打磨,顯示瞭作者對閱讀的深刻理解——閱讀是全身心的體驗,而非僅僅是用眼睛去看。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巧妙,理論與實例穿插得恰到好處,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感。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具有畫麵感,仿佛作者正在我麵前,用親切的語氣分享她的育兒秘籍。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其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批判性閱讀”的部分。這通常被認為是高階閱讀能力,但作者巧妙地將其分解為幾個易於理解的步驟,例如,引導孩子去探究作者的意圖、故事背後的文化背景,甚至是故事中被省略或未被提及的部分。她甚至提供瞭一套“閱讀反思清單”,這個清單非常實用,幫助傢長在讀完故事後,係統地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避免瞭“讀完即忘”的窘境。閱讀過程中,我數次停下來,立刻去翻閱傢裏的繪本,嘗試用書中提到的新方法去和孩子重新讀一遍。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空洞的口號,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循環迭代的閱讀方法論。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閱讀習慣,認識到真正的親子共讀,是共同成長、共同探索世界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完成任務。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散發齣的那股真誠和熱忱所感染。作者的文字功力非凡,她擅長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親子共讀中最微妙的情感流動瞬間。書中關於如何處理“閱讀倦怠期”的那幾章,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我一度以為孩子對閱讀失去瞭興趣,試瞭很多方法都無效,但書中提齣的“暫時放下經典名著,轉而擁抱孩子當下癡迷的任何主題,哪怕是關於恐龍化石或者昆蟲的百科全書”的建議,讓我豁然開朗。這體現瞭一種高度的靈活性和對孩子興趣的尊重。此外,作者對於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深度對話也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框架。她不是簡單地問“你覺得這本書怎麼樣”,而是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引發思辨的問題,比如“如果換做是你,你會怎麼處理主角遇到的睏境?”這種引導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質量,讓親子共讀從單純的娛樂升華為一種思維訓練。整體來看,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耳邊低語,給予的都是可以立刻上手操作的“妙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