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广西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树种及其分布格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丛书 |
| 作者 | 马克平 |
| 定价 | 16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503886089 |
| 出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王斌、黄俞淞、李先琨、向悟生、丁涛等编*的 《广西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树种及其分布格局 》详细介绍了广西西南部原生性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 217个树种,对每个树种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并配备3 张精美照片,展示植物的树干、小枝、花序、果实或 幼苗等;同时附有每个树种在广西弄岗喀斯特季节性 雨林15hm2样地内的个体数量、重要值排序、径级分 布表及空间分布图,介绍植物种群的优势度、径级结 构及生境偏好等。阐述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区域的 地形地貌、植被特征、生物多样性及其特有性,并对 弄岗森林样地内的生境特征、土壤状况与植物群落结 构等详细说明。本书资料翔实、图片精美,是了解和 研究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也 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植物学爱好者了解喀斯特 森林、认识森林植物的野外指导手册。 |
| 作者简介 | |
| 王斌,男,1985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全面参与弄岗样地的测绘标定和植被调查,负责样地植被数据收集与整理。研究领域: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 黄俞淞,男,1983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全面参与弄岗样地的植被调查,负责样地物种鉴定和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领域: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地理学。 李先琨,男,1967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C-Diversitas)委员和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植物》主编,《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中国岩溶》等刊物编委。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弄岗样地负责人。研究领域:生物多样性、植被生态学、岩溶生态学。 向悟生,男,1978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弄岗样地主要建设者之一,主持样地测绘标定、参加植被调查。研究领域:森林生态学、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 丁涛,男,1980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全面参与弄岗样地的植被调查。研究领域:植被生态学、生态系统关键物种濒危机制和保护技术。 |
| 目录 | |
| 1.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简介 1.1 发展简史 1.2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3 主要植被类型 1.4 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2.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hm2监测样地 2.1 样地建设和群落调查 2.2 地形和土壤 2.3 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3.弄岗样地的树种及其分布格局致谢附录I 植物中文名索引附录II 植物学名索引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须说,这本关于广西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书,让我对“研究”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学术报告,而是一次深入自然的探索之旅。作者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将弄岗那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出的季节性雨林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树种的分类和描述,细致入微,甚至能让你感受到不同树种的“性格”。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树种分布格局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图标注,而是运用了气候、土壤、地形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背后隐藏的生态规律。我看到了作者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样本的耐心和严谨,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让我由衷地感到钦佩。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所记录的物种信息,更在于它所传递的科学精神。它让我明白,研究一个地方的生物多样性,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对自然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图文并茂,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弄岗雨林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部关于弄岗雨林“活着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仅是对某种特定环境下树木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这些树木如何在这片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上扎根、生长,以及它们如何适应季风带来的湿润与干旱。作者在书中对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精妙。不同的树种,在相似的环境下,为何会选择不同的分布区域?这本书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让我看到了生态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它让我更加珍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更加意识到保护这些珍贵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图例和数据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使得即便是复杂的科学信息,也能被读者轻易理解和吸收。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读过的最令人惊叹的植物学著作之一!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学术,但一旦翻开,你就会被深深吸引。作者以极其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广西弄岗地区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季节性雨林。不仅仅是列举树种,更是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将这些树种与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在哪里”,更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但写得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对自然的敬畏。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弄岗那潮湿而又充满生机的雨林中,呼吸着泥土和树叶的清新气息,感受着生命的力量。每一个物种的介绍都像是一个小故事,讲述着它们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图片清晰,排版舒适,让人赏心悦目。对于任何对热带雨林、植被生态学、或者仅仅是对自然怀有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本书都绝对是不可错过的宝藏。它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都充满了好奇,而这本《广西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树种及其分布格局》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这本书以其详实的内容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打开了认识弄岗雨林的一扇窗。作者对该地区树种的系统性研究,涵盖了从最基础的物种识别到复杂的分布格局分析,都展现了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季节性”这一特点的深入阐述,以及它如何影响着雨林中不同树种的生长和分布。这种动态的视角,让我对生态系统的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参考价值非常高,对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同时,对于我这样对自然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它也能提供宝贵的信息,让我对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样性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作者对这片土地和上面生命的深情凝视。
评分拿起这本书,我立刻被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但同时又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大自然的亲切。作者对于广西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深入剖析,让我得以窥见这片独特生态系统的奥秘。书中关于树种的详尽描述,每一个物种都仿佛拥有了生命,仿佛能听到它们在雨林中低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孤立的树种串联起来,描绘出它们在不同区域的分布规律,以及这种分布背后所蕴含的复杂生态学原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清晰,从宏观的雨林概况到微观的物种特征,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的生态系统。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展现了极高的严谨性和客观性。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我们对中国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