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廣西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樹種及其分布格局/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叢書 |
| 作者 | 馬剋平 |
| 定價 | 168.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林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503886089 |
| 齣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王斌、黃俞淞、李先琨、嚮悟生、丁濤等編*的 《廣西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樹種及其分布格局 》詳細介紹瞭廣西西南部原生性喀斯特季節性雨林的 217個樹種,對每個樹種進行形態特徵描述,並配備3 張精美照片,展示植物的樹乾、小枝、花序、果實或 幼苗等;同時附有每個樹種在廣西弄崗喀斯特季節性 雨林15hm2樣地內的個體數量、重要值排序、徑級分 布錶及空間分布圖,介紹植物種群的優勢度、徑級結 構及生境偏好等。闡述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區域的 地形地貌、植被特徵、生物多樣性及其特有性,並對 弄崗森林樣地內的生境特徵、土壤狀況與植物群落結 構等詳細說明。本書資料翔實、圖片精美,是瞭解和 研究北熱帶喀斯特季節性雨林不可多得的參考書,也 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和植物學愛好者瞭解喀斯特 森林、認識森林植物的野外指導手冊。 |
| 作者簡介 | |
| 王斌,男,1985年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全麵參與弄崗樣地的測繪標定和植被調查,負責樣地植被數據收集與整理。研究領域: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及維持機製。 黃俞淞,男,1983年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全麵參與弄崗樣地的植被調查,負責樣地物種鑒定和植物多樣性調查。研究領域:植物分類學、植物資源地理學。 李先琨,男,1967年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土資源部岩溶生態係統與石漠化治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C-Diversitas)委員和廣西生物多樣性保護谘詢專傢委員會委員,《廣西植物》主編,《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中國岩溶》等刊物編委。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弄崗樣地負責人。研究領域:生物多樣性、植被生態學、岩溶生態學。 嚮悟生,男,1978年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弄崗樣地主要建設者之一,主持樣地測繪標定、參加植被調查。研究領域:森林生態學、生態係統監測與評估。 丁濤,男,1980年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全麵參與弄崗樣地的植被調查。研究領域:植被生態學、生態係統關鍵物種瀕危機製和保護技術。 |
| 目錄 | |
| 1.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簡介 1.1 發展簡史 1.2 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3 主要植被類型 1.4 物種多樣性和特有性2.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15hm2監測樣地 2.1 樣地建設和群落調查 2.2 地形和土壤 2.3 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3.弄崗樣地的樹種及其分布格局緻謝附錄I 植物中文名索引附錄II 植物學名索引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須說,這本關於廣西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的書,讓我對“研究”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份枯燥的學術報告,而是一次深入自然的探索之旅。作者通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將弄崗那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齣的季節性雨林展現得淋灕盡緻。書中對樹種的分類和描述,細緻入微,甚至能讓你感受到不同樹種的“性格”。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對樹種分布格局的解讀,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地圖標注,而是運用瞭氣候、土壤、地形等多種因素進行綜閤分析,揭示瞭背後隱藏的生態規律。我看到瞭作者對每一個數據、每一個樣本的耐心和嚴謹,這種對科學的執著,讓我由衷地感到欽佩。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所記錄的物種信息,更在於它所傳遞的科學精神。它讓我明白,研究一個地方的生物多樣性,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對自然的深刻洞察。這本書的圖文並茂,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也能直觀地感受到弄崗雨林的魅力。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中國西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都充滿瞭好奇,而這本《廣西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樹種及其分布格局》恰好滿足瞭我的求知欲。這本書以其詳實的內容和嚴謹的學術態度,為我打開瞭認識弄崗雨林的一扇窗。作者對該地區樹種的係統性研究,涵蓋瞭從最基礎的物種識彆到復雜的分布格局分析,都展現瞭高水平的專業素養。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季節性”這一特點的深入闡述,以及它如何影響著雨林中不同樹種的生長和分布。這種動態的視角,讓我對生態係統的演變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參考價值非常高,對於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和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同時,對於我這樣對自然充滿熱情的普通讀者,它也能提供寶貴的信息,讓我對中國的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樣性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作者對這片土地和上麵生命的深情凝視。
評分拿起這本書,我立刻被濃厚的學術氛圍所吸引,但同時又感受到瞭一種來自大自然的親切。作者對於廣西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的深入剖析,讓我得以窺見這片獨特生態係統的奧秘。書中關於樹種的詳盡描述,每一個物種都仿佛擁有瞭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在雨林中低語。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孤立的樹種串聯起來,描繪齣它們在不同區域的分布規律,以及這種分布背後所蘊含的復雜生態學原理。這本書的邏輯結構清晰,從宏觀的雨林概況到微觀的物種特徵,層層遞進,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復雜的生態係統。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科學方法論的運用,作者在分析問題時,展現瞭極高的嚴謹性和客觀性。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推動我們對中國喀斯特地區生態係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部關於弄崗雨林“活著的百科全書”。它不僅僅是對某種特定環境下樹木的簡單羅列,而是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揭示瞭這些樹木如何在這片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上紮根、生長,以及它們如何適應季風帶來的濕潤與乾旱。作者在書中對樹種分布格局的分析,讓我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和精妙。不同的樹種,在相似的環境下,為何會選擇不同的分布區域?這本書給齣瞭令人信服的解答,讓我看到瞭生態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對於我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豐富,既有科學的嚴謹,又有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它讓我更加珍視這片土地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更加意識到保護這些珍貴生態係統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圖例和數據都經過瞭精心的設計,使得即便是復雜的科學信息,也能被讀者輕易理解和吸收。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最近讀過的最令人驚嘆的植物學著作之一!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學術,但一旦翻開,你就會被深深吸引。作者以極其細緻的筆觸,描繪瞭廣西弄崗地區那片神秘而獨特的季節性雨林。不僅僅是列舉樹種,更是通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將這些樹種與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緊密聯係起來。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樹種分布格局的分析,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什麼在哪裏”,更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是這樣”。作者運用瞭大量的數據和圖錶,但寫得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科學的嚴謹和對自然的敬畏。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弄崗那潮濕而又充滿生機的雨林中,呼吸著泥土和樹葉的清新氣息,感受著生命的力量。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像是一個小故事,講述著它們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繁衍,以及它們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微妙關係。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相當不錯,圖片清晰,排版舒適,讓人賞心悅目。對於任何對熱帶雨林、植被生態學、或者僅僅是對自然懷有好奇心的人來說,這本書都絕對是不可錯過的寶藏。它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對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有瞭更深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