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每天10分钟有趣胎教 |
| 作者: | 无 著作 无 主编 |
| 市场价: | 39.9元 |
| ISBN号: | 9787538474749 |
| 出版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24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4-09-01 | 版次:1 | 页数:261 |
| 印刷时间:2014-09-01 | 印次:1 | 字数:220.00千字 |
| 目录 | |
| 妊娠分娩40周完全周历 孕1月 胎教越早开始越好 第1周 期待爱的小天使 第2周 期待完美的“邂逅” …… 孕2月 怦怦怦!听到心跳啦 孕3月 一副小人儿的模样 孕4月 加强胎教的作用 孕5月 宝贝的小手碰到妈妈啦 孕6月 你喜欢爸爸给你唱的歌吗 孕7月 做些让胎宝宝更聪明的胎教 孕8月 时睁时闭的小眼睛 孕9月 头部朝下为出生做准备 孕10月 可爱的宝贝终于来了 附录 |
| 作者简介 | |
| 王山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40余年。曾于1991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胚胎教研组短期学习。在妊娠期系统保健、健康教育,以及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1993年以来,参与创建“爱婴医院”的工作,在母乳喂养的理论及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成为重量“爱婴医院”评估员。现被聘为卫生部一联合国儿童基金2006―2010年周期母子系统保健项目重量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在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方面,为我国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 担任北京市产前诊断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优生优育协会监事长、《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等杂志编委。2006年获北京大学杨荚青王阳元院士奖,2008年获北京大学很好教师奖和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个人等荣誉。 |
| 内页插图 | |
这本《每天10分钟有趣胎教》听名字就让人感觉非常亲切实用,我最近刚开始了解孕期的知识,尤其对胎教这个环节特别上心。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正“有趣”且“10分钟”就能完成的活动,毕竟孕后期肚子大了,精力有限,太复杂或耗时的内容我可能坚持不下来。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语,告诉我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在日常生活的碎片时间里,与腹中的宝宝进行高质量的互动。比如,书中会不会有专门介绍如何挑选适合孕妇听的音乐,以及听的时候应该配合什么样的呼吸节奏?更重要的是,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可以和丈夫一起参与的亲子游戏,让整个家庭都感受到这份期待和喜悦?我特别好奇那些所谓的“童话”,是像给宝宝讲故事那样朗读,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和引导?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观察宝宝胎动规律,并对应着进行安抚或刺激的实用技巧,那就太棒了。毕竟,现在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我更相信一本结构清晰、专注于“每天十分钟”这个核心理念的书籍,能够帮我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日常习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囊括了从“孕期”到“育婴”的过渡期,这让我对它的实用性有更高的期待。对于“睡前胎教”,我希望它能提供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助眠+安抚”的流程。很多孕妇都有睡眠困扰,如果胎教能够帮助我放松下来,那么宝宝也能更好地接收到这份宁静。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一些特殊的,仅限于睡前进行的轻柔音乐清单,或者特定的冥想引导词?我不太希望它只是简单地建议“在睡前读故事”,而是提供一套详细到“吸气、呼气、轻抚腹部”的连贯动作指南。此外,鉴于它也触及了“育婴”的范畴,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对未来的“前瞻性”建议,比如,这本书里提到的某些胎教方式,如何自然地过渡到宝宝出生后早期的亲子阅读习惯中去?如果它能提供这种“无缝衔接”的理念和方法,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孕期指南,而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以连接为核心的家庭教育起点。
评分关于“准妈妈读胎教童话”这个点,我非常好奇它和我们传统讲故事有什么区别。是因为童话的韵律更适合胎儿的听觉系统吗?还是童话故事的内容本身蕴含了积极的情绪价值,能通过羊水传递给宝宝?我希望这本书中收录的童话,不是那种需要复杂语调去演绎的宏大叙事,而是简短、重复性高、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我甚至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用“声音表情”去讲故事的指导,毕竟我们自己的声音是我们能给予宝宝的最直接的陪伴。另外,如果这本书能巧妙地融入一些关于“爱与连接”的主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这是苹果”、“那是小狗”的简单认知层面,那就更好了。比如,一个关于耐心等待、关于分享的小故事,能让我作为母亲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同步进行自我情绪的梳理和价值观的强化,这种双向奔赴的胎教效果才是最理想的。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胎教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像是把大学教材浓缩了,看得我头晕脑胀,完全没有“有趣”可言。我这次选择这本书,主要是被“孕产育婴怀孕妇书籍”这个分类吸引,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胎教的初级阶段,而是能对我后续的育儿思路有一个初步的构建。我关注的重点是“早教儿童图书”这个侧面,这是否意味着作者在胎教时就埋下了未来亲子阅读的伏笔?比如,作者会推荐一些适合孕妇阅读,但其内容又能间接影响宝宝未来认知发展的书籍吗?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平衡“放松孕妇心情”和“科学引导胎儿发育”这两个目标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循证医学的支持,哪怕只是引用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来解释为什么某种抚触或者音乐对胎儿听觉皮层有益,那会让这本书的权威性大大提升。我需要的是那种能让我边做边学,同时还能感受到自己正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工具书,而不是那些过于空泛、充满了“美好的愿望”的文字堆砌。
评分我作为一个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最大的困惑就是时间管理。我的工作节奏很快,回家后常常感到身心俱疲,这时候让我再进行需要高度专注力的胎教活动,简直是一种奢望。所以,这本书的“每天10分钟”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希望这本书的编排是极其高效的,比如,它会不会采用图文并茂的卡片式设计,让我可以随时翻到当天的主题,立刻上手操作?我非常不喜欢那种需要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胎教方式,比如需要特殊材料或者固定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比如固定的午睡时间)才能进行。我更倾向于“碎片化、高浓度”的学习和实践。例如,在刷牙的五分钟,或者在等待热水烧开的三分钟内,我能完成一个小小的“任务”。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年度或四周的详细计划表,让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本周/本月主要关注的是宝宝的触觉、听觉还是情绪感知,那就太完美了。这种结构化的指引,对于我这种“新手妈妈”来说,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