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多科学的角度,来考察法律制度的运作及相关法律人的行为模式。它不仅介绍当代西方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并基于中国的经验材料,展示出如何将中国的经验事实同当代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此外,本书试图在已有的理论之上,作出独特的理论贡献。它试图为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的发展及运作和法律的性质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为当下中国的法学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贺欣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中文世界的读者。通过生活化的事例和社会现象揭示法律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如:隔离与治疗、“伤害”是客观的吗?、话语的交锋、家庭暴力能帮受害人离婚吗?、在失望的田野上、十年磨一剑——谈英文写作等。
##贺老师比较实在,而且初学者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研究的兴趣话题,遂给五星
评分##文字朴素,娓娓道来,既有经典呈现,也有个人经验
评分##这些带着智识和谦逊的文字,合上书仍然回味无穷。贺老师用非常质朴的经验文字,抚慰着焦虑的学子的心,虽然这些文字就在我手中,但我好像是在3000人大礼堂的后座遥望着贺老师的音容,他的教诲穿过人海清晰地灌入我耳朵,望你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评分从序言中引用王朔“别把我当人看”来打趣自己领奖时的尴尬经历(仅两位听众),就可约略感受到作者行文的诚恳。正文部分,半是介绍法律与社会科学领域一些经典作品的研究思路与诞生经过,半是结合作者本人的田野、写作与投稿经历“授人以渔”。外行可以看热闹(了解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内行可以看门道(如何对中国经验材料进行理论提炼)。与最近翻译出版的Lawrence Friedman《碰撞:法律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一同服用,效果更佳。
评分##法律和学术相关的随笔
评分##3.5星,还是认真介绍了很多东西的
评分##之所以能写的这么诚恳(实在),是因为作者有着极强的学术洞察力,丰富的田野经验,以及对于学科精深的了解
评分##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了很多做学术研究要注意的方面,都是作者亲身治学经验,很诚恳。
评分##没有二代身份证进不去法院可太真实了,btw不要叫人家保安啦,人家是法警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