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摩根 著
圖書標籤:
  • 舊約
  • 先知書
  • 彌賽亞預言
  • 審判
  • 救贖
  • 以色列
  • 猶大
  • 末世論
  • 神聖
  • 靈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34269
版次:1
商品編碼:10401709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3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對摩根(Campbell Morgan)來說不僅是一部神所啓示的書,而且是一個可以親自進入的屬靈世界,在它裏麵可以日日朝見主麵,對神的認識和愛敬日加深沉,不時從中得到啓示、亮光與清新活潑的氣息。因此他講解不但細膩,而且有獨到之處,他能超過傳統束縛,帶給人新的亮光。
     “摩根解經叢捲”是作者一生研讀的結晶,共有一百多捲,由美國活泉齣版社陸續翻譯成中文,這是一套解經性的注釋書。中文簡體版的《希伯來書》、《哥林多書信》、《使徒行傳》、《耶利米書》、《以賽亞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等將陸續由上海三聯書店推齣。
     《以賽亞書》是“摩根解經叢捲”係列之一。以賽亞是猶大的一個先知。他的整個事工都是在猶大境內施行的,他看到瞭猶大將受的責罰和安慰。另外,他所說諸國的默示,是關於猶大鄰近各國和侵擾猶大之國的。他的視野擴及整個世界,包括瞭神全部的旨意。他清楚知道,神要藉著他的選民,使萬族濛福;他從整個審判的過程中看見瞭全世界最終將得的祝福。全書在說明兩個事實:審判與和平,並且指齣這兩個事實在神製度裏的相互關係。首先論到審判,他的信息指明審判將如何導緻和平。最後論到和平,他的信息指明和平要在公義的條件下獲得。

作者簡介

  坎伯·摩根(Campbell Morgan,1863—1945)是全世界公認的“解經王子”。1888年5月2日申請要成為英國伯明翰衛理公會牧,當他站在75位考牧委員麵前講完道後,考牧委員竟然評定摩根是“不適閤講道,沒有講道恩賜”的人,這份差事因而告吹。此舉對摩根而言是一次重大打擊,摩根傷心地打電報給擔任牧師的爸爸,他父親立即迴電說:“地上拒絕,天上接納。”摩根沒有放棄神給他的呼召,在神的帶領下盡他的職份,8年後成為伯明翰衛理公會理田路禮拜堂的主任牧師,而且日後成為最會講道的解經牧者。
  在英語世界中,聽過他的信息的人說:“這位牧師真是相信聖經,他傳講自己所信的事時,又是具有那麼強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一位長期追隨摩根的朋友約翰·哈理斯(John Harris)觀察他大有能力的講道,對他的分析是,“摩根講道的能力是齣於他對神、對聖經的堅定信心,他所傳的是他內心所確信不疑的。”許多傳道人嚮他請教秘訣,摩根的迴答永遠不改變:“用功,用功,再用功。”用功於每天清晨進入那塊神聖的領域,呼吸天上的空氣,取得新的能力。坎伯·摩根將一捲聖經最少讀50遍,纔著手解釋它。此外,他熟記經文,讓熟記話語成為他生活的習慣,使他的講道及解經更正確、深入和生活化。

目錄

導言
第一部 審判的預言
一、公開的事工(第一至七章)
二、私下的事工(第八至二十七章)
三、公開的事工(第二十八至三十五章)
第二部 曆史的插麯
一、希西傢的睏境(第三十六章)
二、希西傢的禱告(第三十七章)
三、希西傢的疾病(第三十八章)
四、希西傢的愚昧(第三十九章)
第三部 和平的預言
一、和平的旨意(第四十至四十八章)
二、和平的王(第四十九至五十七章)
三、和平的過程(第五十八至六十五章)
四、尾聲(第六十六章)

精彩書摘

虛假的虔誠(二十九1~14):在這個信息裏,先知責備那虛假的虔誠,他們虛假的盼望就是由此生齣的。一切政治上的失敗,都導源於假虔誠,現在他要論到這個事實。首先宣告要臨到宗教之城的審判,其次宣告要臨到宗教之民的審判,最後說明審判的原因。
宗教之城的審判(二十九1~8)。他宣告神要降災給耶路撒冷(在這裏他以“亞利伊勒”來稱呼耶路撒冷)。有關這個名詞的意義,以及這位先知為什麼要在這裏使用它的原因,難免令人産生疑問。他爾根(Targum,舊約亞蘭文注釋)將它解釋作祭壇的爐,這樣十分符閤這信息中所默示的事實,就是對假虔誠的譴責。這城被稱為設立神真實祭壇之處。但是它卻冷淡疏忽,年上加年,讓節期照常周流。因此耶和華要審判這城,好使它成為真正的亞利伊勒,也就是神真正的祭壇。這裏生動地描述瞭審判的過程,說明百姓的危難。
然而,先知所描述的審判終必過去。圍攻這城的仇敵,在頃刻之間必像細塵和飛糠被驅散。耶和華必用雷轟、地震、大聲、鏇風、暴風、吞滅的火焰嚮仇敵討罪。這一切都是在描述將臨到亞述的審判。緊接著又生動地描述仇敵的災難。他們原先想攻取列國,現在卻發現自己被擊敗瞭。他們夢想吃飯、喝水,但好夢一醒,發覺自己仍是腹空、發昏。
宗教之民的審判(二十九9~12)。下麵描述對宗教之民的審判,首先是昏迷。他們變得昏醉、東倒西歪,因為耶和華從他們那裏撤迴瞭先知和先見;而先知本是他們的眼,先見本是他們的頭。因此一切有關國傢事務的異象和見解都被封住瞭,不論識字的、不識字的都不能念,也不能明白有關那時代的一切默示。
在這段信息的最後一部分,先知啓示瞭他所描述的這審判之原因(二十九13~14)。那是因為他們的假虔誠。這百姓用嘴唇尊敬神,但他們的心卻遠離衪。他們敬畏衪,不過是因領受人的吩咐而如此行。這種形式化的虔誠遂産生瞭虛假的盼望,這位先知已在前麵加以斥責過;現在耶和華宣告,衪也要在他們中間行奇妙的事,好讓他們發現,他們智慧人的智慧原是多麼愚昧!
虛假的計謀(二十九15~24):先知如此傳達瞭他反對假虔誠的信息,並譴責由假虔誠産生的假盼望。接下去他宣告因假計謀遭緻的災禍,那些官長們還期待著用這個假計謀,來保障猶大的安全。這部分的信息包括瞭揭露那些計謀者的真麵目,以及宣告那將要來臨的拯救。
計謀者(二十九15~16)。那些官長在暗中行事,想要嚮耶和華隱藏他們的謀略,他們以為這樣秘密行事會有成功的可能。
以賽亞毫不留情地揭開瞭他們的陰謀真正的含意。他們顛倒事情,將陶匠看成泥土,不將衪當作造物主看待,認為衪缺乏智慧。
……

用戶評價

評分

  這些都是天國哲嗣的妙歌,屬於那些“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麵上(即他的位格、職分和成就)”(林後四6)的人。救贖的愛和贖罪的憐憫——即福音的中心——的大喜信息。激使他們永無窮盡的頌贊。你是他們其中一位嗎?

評分

  這些理論您覺得可不可以接受,我想我們一般人會覺得這些比較冷冰冰,不是很重要。不過如果 我們把這些學術字眼,化成我們生活中,我也不覺得一定是不重要。我們想到生命的起源、之所以能吃…能喝…能玩,今天在這裡我能講、您能看,我們會說上帝是 這些產生的原因。上帝給我們眼睛、上帝給我們嘴、上帝讓我們能說…能聽,這是可以有非常多敬虔和感恩的結果。

評分

班揚就是一個典型的英國清教徒。

評分

這本書居然還有,不錯的,摩根的

評分

  6、神給罪人的愛,籍著帶他們在約的關係中認識他和享受他而達到目的。所謂約的關係,是雙方永遠應諾要彼此服事和倚賴的一種關係(例:婚姻)。約的關係藉約的應許設立(例:婚誓)。閤乎聖經的宗教,其形態是與神建立約的關係。第一次顯明這關係的條件的場閤,是當神嚮亞伯拉罕顯現為全能、全足的神(原文EI Shaddai),正式給他約的應許,“作你的神”(創十七等節,7)。保羅在加拉太書三章15等節(注意29節)說,所有基督徒藉相信基督承受這應許。這是甚麼意思?這實在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應許。清教徒使彼士(Sibbes)說:“這是最先、最基本的應許,他誠然是一切應許的生命和靈魂。”(參史氏著《工作》(Works)第六捲第八頁)另一位清教徒布祿士(Brooks)這樣解釋說:

評分

.為甚麼沒有聖靈,就沒有基督徒?

評分

  這些都是天國哲嗣的妙歌,屬於那些“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麵上(即他的位格、職分和成就)”(林後四6)的人。救贖的愛和贖罪的憐憫——即福音的中心——的大喜信息。激使他們永無窮盡的頌贊。你是他們其中一位嗎?

評分

  “……仿佛他在說:我一切的屬性,如何為我的榮耀而屬於我,你也可以同樣為你的好處,從我一切的屬性獲得益處。……神說,我的恩典是你的,好饒恕你;我的能力是你的,好保護你;我的智慧是你的,好引導你;我的恩慈是你的,好安慰你;我的憐憫是你的,好供應你;我的榮耀是你的,好奬賞你。神作我們的神,是一個全麵性的應許:包括一切。路德( Luther)說:‘神屬我,一切也屬我瞭。’”(參史氏箸《工作》(Works)第五捲第三零八頁)

評分

物有所值,不錯的選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