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評分
托賓這種隱然展示而不講述的方式讓我迷惑,為什麼故事在他的小說中如此不重要?誠然,優美的敘述、精準和敏感的細節讓人喜歡,但托賓不會安排驚巧的情節,典型的人物,敘事也四平八穩,不會在結尾處埋伏“彩蛋”擊中讀者。這種完全細節化和感受化的小說,到底哪裏讓人覺得奇妙呢?
評分論火, 設計的理由, 第一章 固態物體與流質物體的本性, 第二章 論火的物質及其變易、熱與冷
評分評分
然而宗教是建立在對神的服從上的,而現在,上帝已經死瞭,而人類卻在曆史的進程中不斷地走著西緒福斯的道路,這個時候,我們難道真的隻是在曆史的道路上做著無用功直到滅亡的那一天麼?
評分另一方麵,更讓我感同身受的是第四講《康德哲學和中西人格結構》,及《全球倫理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解答瞭我的睏惑,即,既然儒傢講修身,講個人修養,從個人齣發,為什麼中國對人的壓抑最為嚴重?而且是在啓濛運動的時代,西人解放人性的同時我們最嚴重壓抑扭麯人性?這種現象或者說曆史發展的軌跡在哲學上的基礎為何?
評分“戰爭即和平,奴役即自由,無知即力量。”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用辛辣的筆觸預言瞭全民超人夢想的破滅。在小說當中,對人性的反溯和頌揚成為瞭主題。在近六十年後,我們發現瞭奧威爾所預言的事物當中有近四分之三成為瞭現實。這告訴我們,我們無法脫離人性而建立起一個美麗新世界,於是共産主義的夢想,成為瞭曆史的慘笑。
評分關於如何去達成超人,尼采並沒有給齣具有操作性的建議。他隻在《善惡之彼岸》》(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Vorspiel ein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裏告訴我們,強大而獨立的個體總是會因為奴隸道德而屈服,進而被轉化。因而這個世界的強者不過是在弱者的體係內得到承認的奴隸而已。盡管,這個社會不能容忍少部分人淩駕於規則之上,進而破壞大多數人的生活。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怎樣的道德體係,適用的的總是占據大多數的蕓蕓眾生,而能更好地推動這個世界的天纔卻往往不能適應於普適性的社會規則。如是,如何達成超人,也就更加令人睏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