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诺曼(E. Herbert Norman),历史学家、加拿大外交官。诺曼190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先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东方学博士学位,以日本史研究著称。诺曼曾任职于加拿大驻日大使馆,并在盟军占领日本期间以加拿大代表身份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手下工作。随后诺曼出任加大拿驻埃及大使,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开罗期间,诺曼再次被指控为共产党间谍,随后选择自杀结束生命。著有《日本维新史》(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Soldier and Peasant in Japan: The Origins of Conscription(1943)、Andō Shōeki and the Anatomy of Japanese Feudalism(1949)等书。
读懂明治维新,才能了解日本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如何从封建国家迅速过渡到现代国家?
知名日本史学家赫伯特•诺曼代表作,明治维新研究的经典著作
精选六幅明治时期版画作品,直观展现明治时期的社会风貌
【编辑推荐】
•时值明治维新150周年之际,重读日本维新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今天的日本。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如何从封建国家迅速过渡到现代国家?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特质及其背后原因为何? 《日本维新史》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作者赫伯特•诺曼是知名日本史学家,曾任职于加拿大驻日使馆,因此本书既参考日文一手文献,也引用西方学者对明治维新的研究成果,是日本明治维新史的经典之作。
【内容介绍】
《日本维新史》一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梳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探讨日本如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从封建国家迅速过渡到现代国家,分析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特质及背后的原因。
本书以专题式、夹叙夹议的方式展开。在分析过程中,作者既从纵向角度探讨日本的政治、文化传统对明治维新的影响,也从横向角度比较世界其他地区的反封建、反殖民革命,如与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进行对比,阐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又与中国进行比较,探讨在面对西方殖民与贸易扩张时,日本与清廷在应对方式上的异同。透过比较,读者能够更好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本书作者赫伯特•诺曼是著名的日本史学家,长期从事日本历史的相关研究,曾任职于加拿大驻日使馆,因此本书既参考日文一手文献,也引用西方学者对明治维新的研究成果,是日本明治维新史的经典之作。
##各藩的精英武士作为维新后的军事化官僚,以较为先进的意识将尚在蒙昧中的大众以专制的方式快步迈入封建温室中的资本主义。 下级武士实行变革,町人资助变革,龙鸣被排除在变革之外,导致在变革后龙鸣完全没有话语权,短期内遭受比幕府时期更严重的剥削。 自由民权运动的领导者...
评分##粗粗看下来,日本明治维新的发展道路应该属于秦晖先生所讲的“德国式道路”,即通过一种赤裸裸的方式剥削农民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国防近代化的进程,从而令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内忧外患的困扰走上强国之路。有意思的一点是,德国和日本走“德国式道路”富国强兵的努力,最终都走向了法西斯主义。记得有学者写过文章论述过德日转向法西斯主义的原因,但具体细节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封建残余似乎是因素之一,可留下问题以待日后思考。
评分##最后的政党,政治一部分略过去了,因为没有背景的话,读起来吃力。但前半部分非常好。
评分 评分##很早以前看的
评分 评分##还不错,不过这么大的历史事件,篇幅有点短了,显得流于表面 这是一本对于学术界来说相当老的著作,出版于于1940年年初,正是西方特别是英语国家对日本困惑不解之时,而不知道它的下一步是什么,本书也体现了这一点,作者深知日本表现出了法西斯的许多特征,也深知它们的历史根源,但出于一点想当然思维,又认为日本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独...
评分##还不错,不过这么大的历史事件,篇幅有点短了,显得流于表面 这是一本对于学术界来说相当老的著作,出版于于1940年年初,正是西方特别是英语国家对日本困惑不解之时,而不知道它的下一步是什么,本书也体现了这一点,作者深知日本表现出了法西斯的许多特征,也深知它们的历史根源,但出于一点想当然思维,又认为日本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独...
评分##相较于浪人与武士的境况,“科举”真的是一项很聪明的制度,把统治者的利益与士大夫阶级的利益牢牢地绑在一起。现代的公务员选拔也是种完美的复刻。国民政府迟迟未完成土地改革,导致被背弃,而日本农民直到减轻地税才停止反抗,历史总是相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