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啄木 Ishikawa Takuboku(1886—1912)
日本明治时代诗人、小说家与评论家,被誉为日本的“国民诗人”,是浪漫主义和明星派代表人物。他打破了日本短歌三十一音一行的定例,开创了短歌新形式,开拓了日本近代抒情诗风,被认为“开创了日本短歌的新时代”。为日本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作人(1885—1967)
周作人(1885-196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一生著译传世约一千一百余万字,其中翻译作品居一半有余。
日本天才短歌诗人石川啄木代表作
周作人经典译本呈现
以平静缓慢的诗句道出生活的悲哀沉痛
将一瞬之感受化为吟咏生命的刹那美学
【编辑推荐】
★啄木的短歌取材日常,善于从私人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诗意,充满着悲哀、感伤的情绪,如同对生活无可奈何的叹息,总是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选用周作人的经典译本,用冲淡、简洁的文体最大限度还原啄木精简、稍纵即逝般的抒情。
★本书由著名旅日诗人、翻译家田原的长文导读。便于读者理解石川啄木的诗歌创作背景,在内容方面也更为丰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最伟大的短歌诗人石川啄木的代表作,收录石川啄木生前创作发表的《一握砂》和《可悲的玩具》两部短歌集以及《叫子和口哨》《可以吃的诗》等若干长诗和诗论。啄木打破了日本短歌三十一音一行的定例,创造了一种散文式的短歌新形式,不仅为日本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
啄木的诗歌,取材日常,善于从私人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诗意。诗人一生坎坷的经历让他的诗歌时常充满着悲哀、感伤的情绪,如同对生活无可奈何的叹息。他的诗歌总是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因为每个人都能在啄木的凝练的短歌之中发现自己生活的影子。
本书在周作人先生经典译本的基础上,邀请著名旅日诗人、翻译家田原先生进行补注并添五千字长文导读,以使读者能够全面感受啄木诗歌的魅力。
##设计上不如世纪文景那版做的好。
评分##石川啄木的透明真是万分教人心碎。看他总是写在哭泣,读着读着也不知不觉泪流。他明明只有那么短的人生,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哀伤呢?
评分##流鼻涕不比流泪强。
评分 评分##石川啄木流露的含蓄美 足够穿越蒙太奇幻境 不说相思的话的人, 送了来的 勿忘草的意思很清楚。 咬住了呵欠, 在夜车窗前告别, 那离别如今觉得不满意。 是《春光乍泄》。 沉沉的秋夜, 在广阔的街道上 有烧老玉米的香气。 是《小森林》 心想这样是不行的, 站了起来, 听见门外...
评分##“像是会见了 长久忘记的朋友似的,高兴的听流水的声音。”“扔在故乡的 路旁的石头啊,今年也被野草埋了吧。”“含着忧愁的少年的眼睛,羡慕小鸟的飞翔,羡慕它飞翔且唱歌。” 时常感到可爱,时常感到悲哀…
评分##在一个深夜开始读石川啄木,另一个深夜读完。 他的诗适合每个无眠的夜、独自一人的傍晚、阴雨绵绵的所有季节。 忧思和欢喜都变得简单,简单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一生:对温暖的眷念,对压力的排解,以及无数个不可对人言却一定得表达出来的小念头。 三句短短的话放在一起/就成了连...
评分一次偶然,有人说我写的句子像石川啄木的风格。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抱着好奇之心我随意拿起《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这本书。 形式乍一看真的挺像,但内容远不比上他。 以下摘于书中的几句: ——哪怕只让我低过一次头的人 都死了吧 我曾这样的祈祷 看到这句话我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